<
y2h1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十样锦 > 第102节
    “再者我们家从不收这样的银钱,若是别人不知尚可,偏你不该不知,当日在盛泽镇时有多少丝绸的船从盛春河过,你可见我们家里留下一丝一缕了吗?”

    樊娘子见总兵夫人好言相劝,面上温和,却将话说得十分坚决,只得又笑道:“夫人不知呢,酒楼是樊家的,可是包下织厂所有的毛毡生意的却是我的本钱,果真是赚了一大笔,倒觉得心里有愧。”

    “赚了钱也是你的本事,且你一个人,又带着孩子,正要多留些银子傍身,又何愧之有?”云娘便又笑道:“玉瀚积了多少年的好名声,你倒要给我们毁了?其实总兵府织厂的毛毡给了你还不是因为你的价最高?赶紧把银子悄悄拿回去,我亦不会声张。否则一会儿让人直接送到酒楼,你的颜面岂不难看?”

    樊娘子只得接了回来,又道:“今年是第一次,大家都有些不敢出价,只我知道汤总兵是磊落君子,并不会虚言,因此赚了。明年大家看我赚到银钱,定然一起抬高毛毡的价,再也不能赚这许多的钱了呢。”

    云娘度她的意思,还是想要自己帮她在玉瀚面前说一句话,便笑道:“你亦知道,我家原来就是做丝绸生意的,可是辽东织厂的事情,我除了帮忙弄弄织机和花样以外,竟一点也不过手,为的不就是免得落别人口实?是以明年竟价的事,我决不问一声的。”

    樊娘子知道不成了,却也佩服云娘一丝不取,若是总兵夫人要做这桩生意,别人哪里能抢得上呢?真心地道:“我先前竟是有眼无珠,并没有看出你的心胸——只说如今襄平城内,谁不感念你?威望倒要比总兵高了。”

    “你又错了,”云娘便笑了,“大家对我是有些感谢不假,可真论起威望,哪里又比得了玉瀚呢?”

    汤总兵初入襄平第一战便舍身救出襄平城大部兵马,然后攻下赫图城,现在又练出了辽东铁骑,东夷人并不敢再南下,是以大家方才安心做生意,织毛毡,那才是真正的威望呢。樊娘子便自己打了一下嘴道:“我是说的不当,只是你们夫妻一个不苟言笑,威风凛凛,一个心灵手巧,与人和善,大家没有不敬服的!”

    云娘见她将玉瀚和自己捧上了天,便笑道:“你可不要再恭维了,我倒有一件事要问你,过了年可还去京城?”

    樊娘子赶紧问:“怎么不去?有什么事情只管交给我。”

    云娘果真有件小事,便告诉了她,“我带来的一个丫头家里母亲病了,才收到信,我想送她回京,虽然也有人时常往来,可总不比与你同行方便,是以我才想问你。”

    樊娘子应了,“这算什么。就是今年来降的夷首进京,总兵府上也交给我们商队帮忙将他们一路带到京城呢,是以过了初五,我们便出门了。”其实若不是为了亲手送来总兵府的年礼,她便早随着送毛毡的车去京城了。

    云娘亦曾听年前又有几处的夷首来降,有人便想到京城觐见,玉瀚也愿意他们感受天|朝的博大,明白些礼仪道理,将来教导夷人子弟,以息干戈,是以也同意将他们送到京城觐见,便笑道:“你家既然接了总兵府织厂的生意,自然也会把这事派给你。”

    樊娘子便又与云娘说些悄悄话,“前两日有先前没看上我的人来提亲,我想着还不是见我们樊家又起来了,我也与总兵府走得密,究竟没什么意思,且嫁了只能在内宅,还不如我专门做生意呢,便一口回绝了。”

    樊娘子再不可能与钱南台破镜重圆了,先前还想嫁人,如今也不想了,云娘便笑她,“你现在最爱的是银钱吧?”

    “对我这样没遇到良人的,银钱果真比男人可靠啊!”

    第186章 想透

    因着听了樊娘子的话,云娘晚上等孩子们睡了便立即向玉瀚道:“我终于明白自己为什么不如过去那般爱银钱了!”原来她还真没有想这么清这么透呢。

    汤玉瀚见她似乎发现了什么最重要的道理一般地,果然如她所愿地笑问: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因为我有了你,一个聪明能干可靠喜爱我和孩子的丈夫啊!”云娘宣布了结果,然后扑到汤玉瀚的怀里,“所以我要那么银钱做什么?我只你就够了!”

    汤玉瀚听了越发地笑了起来,“不错,我这么好,自然顶得上世上所有的金银宝贝了!”又在云娘的头上乱揉,把她的头发揉成一团糟。

    夫妻二人笑闹了一会儿又说了些闲话方才睡下。

    因夷人被夺了赫图城,只得退到了几百里外,整个冬天都没有踏足辽东镇,是以这个春节便过得十愉悦,又有城中军户们少交了赋税,再加之织毛毡等多了收益,襄平城内十分热闹,据说自本朝重新建成后最热闹的一个春节。

    总兵府里的气氛就更不用说了,一家四口带着下人们第一次轻松自在地放任了一个月。

    天气略略转暖时,冯湘自京城回来,原来他自打下赫图城后,便要请假带着阿朵回京城,玉瀚想到他果然为攻城立下首功,便上折子为他请封了三品卫指挥使,令他回京受职了,也算是出公差了,毕竟他方到辽东没多久,再没有给他假的道理。

    冯湘这一来一回便就用了五个月,自己也知道有些过了,于是买了许多时兴的小玩意儿,给云娘、岚儿和崑儿,又捡个汤玉瀚不在府中的时候来求见。

    云娘见了他不觉笑了,原来冯湘又变了回去,成了京城的公子哥儿了。她突然明白为什么冯湘能潜入到赫图城,原来他就有这般本事,举止言谈神情气概十分富于变化,因此便能极快地融入人群之中。

    冯湘见她一笑,立时便十分地沉醉,“嫂夫人其实也很想我回来的吧。”

    果真,他已经又变回了那个纨绔子弟,云娘赶紧收了笑,“我整日带着两个孩子,倒不大有空想起什么事什么人来,只是前两日玉瀚还道你也该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冯湘得意的神色马上消了,叹声气道:“玉瀚定然不是这样说的。”

    自然,汤玉瀚的原话是,“如果冯湘再不回来,我就要军法从事了!”到云娘口中便将那话中的气消了去。现在见冯湘原来也省得,便道:“这些日子,玉瀚正带着人练兵,说要打到北边去呢。”

    冯湘便道:“阿朵刚生了个男孩子,原本我还要在京城再陪她一个月,可是只怕耽误军情,才急忙赶回来。”

    云娘便道一声恭喜,又问阿朵平安。

    冯湘便笑嘻嘻地谢了,又坐着说了些闲话,倒是不敢再耽搁,第二日便出城去了玉瀚练兵的营中。

    不久,汤峥自宣府调到辽东,原来他上一次来过辽东后,便觉得辽东时有战事,容易立下军功,因此求了玉瀚调了过来。

    玉瀚等他来后,竟要比对冯湘还要严格,直接让他到了下面的卫所磨练。

    春意方浓,辽东铁骑便北上草原了。按玉瀚临出门前向云娘交待,其实他并没有特别明确的目标,只是想带铁骑出去磨炼一番,毕竟自建了辽东铁骑,还没有真正带到战场上过,是以,不会走得太远。

    玉瀚走了,云娘自带着孩子在家中,倒是一点也不寂寞。虽然到襄平城时日不长,但却与许多将领的夫人们关系极佳,甚至早超过了在京城里交的朋友们,毕竟曾在一起上城墙劳军的,也差不多有同袍之谊了。

    这一日见春光明媚,便思带着小儿女们出门踏青,便邀了几人商量,“这大好春光,我们若是只在家中岂不可惜?”

    辽东的女子性情多爽朗大方,听了云娘的话,个个都赞同,“也正想着出去玩一玩呢。”

    有人便道:“城东门外河边最适合踏青了,我们走过去也不过一刻钟。”

    又有道:“要么我们去南城门外的福估寺吧,那里静幽。”

    因这两处云娘都去过了,便笑道:“我听人说,城北山下有一片林子,有许多樱桃树,结了许多果子,我们不如去那里。”

    “可那边是不能坐车的,只能骑马!”

    原来有人不会骑马,云娘听了也觉得遗憾,但又十分想去看那樱桃树,便叹道:“真可惜,我原以为辽东的女子都会骑马呢!”

    大家听了她这话,却都惊问:“原来总兵夫人会骑马?”

    云娘点头道:“我自然会的。”

    大家便哄笑了起来,“我们只当夫人从京城定然不会,才这样说的,却不想原来总兵夫人竟然能骑马!”纷纷道:“我们自然都会的,”又有好奇地问:“夫人在哪里学的?可是在我们辽东?”

    原来是误会,云娘也笑,“我是在京城学的,我们家有一个马场。不过还是在来辽东的路上才练得更好了。”又道:“我们马厩那匹黑马就是我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明日我们便去城北!”

    第二日,大家果然都骑了马出门,各自带了儿女们在城门前会合,云娘便自带了岚儿,又令随从带着崑儿。人齐了,便打马向北而行,都是女眷,又带了许多孩子,因此大家并不纵马疾行,而是带信缰绳一路赏景。

    辽东人烟毕竟稀少,虽有成片的良田,但更多的土地还都是未经开垦的原野,绿草荫荫,鲜花盛放,放眼望去,春花无限。偶尔经过一条小溪,马儿踏了过去,溅起成串的水花,落到身上,带着令人舒适的凉意,人人便高声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不到一个时辰,就到了云娘闻名的樱桃林了。原来辽东的樱桃是一种极小的红樱桃,一株树上便长了许多,远远地看去,便像挂了无数的小灯笼,色彩浓得让人心醉。摘了樱桃一尝,皮极细极薄,果肉十分嫩,味道却是甜中带酸。

    这一片的樱桃树原是野生的,一向少有人来采,且采也采不尽,只站在树下不用挪动,一会儿功夫便能摘下一盆子,洗干净拿签子去了核,放在甜奶酪里,那鲜美的味道唯有在这里才有。

    树林中又有蘑菇、木耳,大家吃了樱桃去采,突然惊了一只山鸡,扑楞楞地飞走了,却捡到几只花点子的蛋,又不知从哪里窜出一对兔子,孩子们去追,只是那兔子最是胆小,听了声音便飞也似地跑了,去追的人只能无功而返。只是也没有人真正在意是不是能捉住,大家出来只是为了玩,而不是打猎。

    中午时分,在树林外面点了火,将带来的一只羊烤了,各家又都带了点心吃食,摆在一处,谁喜欢什么便自己捡。

    特别是孩子们,都玩乐得疯了,过了一个很少出门的寒冷冬天,这样的恣意便是最大的补偿。

    直到太阳慢慢斜了下来,大家方回。

    岚儿玩了一天,还一点也不困倦,坐在云娘马前却仰着头求母亲,“我也想要一匹小马,自已骑着出来玩。”

    原来邓将军的小女儿与她年龄相仿,却早会骑马了,也有一匹小马,如今正骑在马上,把岚儿羡慕的只盯着邓小姐。

    云娘本是不许的,毕竟孩子还小。可是禁不住岚儿的恳求,又有邓夫人笑着帮忙劝道:“买一匹温顺的小马给孩子骑不打紧,我看岚儿行动敏捷,学骑马必是极容易的。”

    大家也都笑道:“学会了骑马,其实并不只是为了玩,也是果真有用的。”在辽东,会骑马在关键时候能可能会逃得一命的。只是马匹金贵,寻常军户人家不可能家家蓄养,而能令女子学骑马的,更皆是军官之家。

    岗儿虽然不可能住在辽东一辈子,也未必能遇到夷人骑马逃生,可是于辽东,骑马远比在关内是更重要的技能。只说这里几乎没有官道,坐车出行极不方便,且很多地方车子难行,就是坐在车子里,也会因为十分颠簸而不舒服。心里又动了几分,便笑道:“既然如此,我就答应你了。”

    岚儿笑得一朵花似的,再恳求道:“我们今日就去买马吧!”

    “那可不成,”云娘驳道:“马可不是随便买的,若要买好马,总要等到开马市那天,再到市上好好挑选一番才行。”原来襄平城马匹的生意是极兴旺的,每一旬便有专门卖马的商贩在北城外形成市集,想买马的人便可以在那一日过去,听说常有夷人带着成群的马过来贩卖,玉瀚就曾去买过几匹好马。

    岚儿无奈,只得嘟起了小嘴,“那到了集市的时候,母亲一定要带我去买马!”

    云娘答应着。

    不防邓小姐在一旁笑道:“夫人,汤小姐,明天就是马市的时间,我们今天晚上就可以先到北城外看看,夷人会带着马提前过来的,这时候正能挑到最好的马!”

    岚儿听了,哪里还能忍得住,拉着云娘的衣襟道:“母亲,我们就去吧!”

    邓夫人等人也笑,“别的倒罢了,便这马市的时间比什么都记得牢!”

    邓小姐却不理会,只向岚儿道:“我还会挑马呢,我们一起去!”

    云娘便笑,“纵是我不想去,也只能去了。”

    大家回城,略兜了个圈子便路过那里,果真已经有十几座帐篷,并一群群的马了,都道:“因为辽东建了骑兵,过来卖马的夷人越发多了起来。”打马上前一看,果然不乏神俊非凡的马儿。

    云娘的马是玉瀚替她的挑的,她倒不懂得应该如何买马,好在邓夫人等个个深通马经,就连小小的邓小姐也颇能说出些马齿、马耳、马腿什么样的好,几个人在马群中便认真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一会儿工夫,邓夫人和邓小姐便帮着岚儿挑中了一匹雪白毛色的小马,向云娘道:“果真是好品种,恐怕要贵一些,但是正好从小养起来,长大了便会护主的。”

    云娘见岚儿眼巴巴地看着自己,哪里还会嫌贵,只请了邓夫人帮忙讲好价钱,一时又遣人回城取锦缎,原来夷人不愿意要银子,却宁愿要几十匹好锦,原来他回了草原正可以将锦高价卖了,倒比拿着银子回去合适。

    这时蕙莲在一旁轻轻地拉了云娘的衣袖,“我看到了阿朵。”

    第187章 阿朵

    阿朵是谁?云娘一时没有想起来,“哪个阿朵?”

    蕙莲便悄声道:“就是冯指挥史新纳的夷人小妾阿朵,”又指着一个背着孩子挤马奶的瘦高女子给云娘看,“那个就是。”

    可是阿朵不是应该在京城吗?云娘便问:“你不是看错了人吧?”

    “不会错的,我刚才就看到她了,也不大相信,特特地瞧了半日,就连眉上的那颗痣都一模一样,才来告诉夫人。”

    “她怎么会到了这里?”思忖了一下,便叫蕙莲,“你去将她叫来,我问一问。”

    蕙莲便跑了过去,一会儿拉了阿朵过来,还低声劝着,“我们夫人最善心的,你不必怕,有什么话也只管与夫人说。”看样子阿朵并不愿意来回话。

    云娘这时离了大家,单独站在一处,便向阿朵道:“因冯湘是我们家的朋友,所以看见你总要问一问,可有什么难处只管对我说,我能帮的一定帮。”

    阿朵早知道蕙莲是总兵府的丫头,因此也猜到了云娘的身份,显然有些害怕,却十分倔强地道:“我不想在那个鸟笼子里住着了,所以便回来了,又有什么不对?孩子是我生的,所以我带回来了,也没有什么错!我走的时候可是什么东西都没要的!”她的汉话并不很好,是以更显生硬。

    云娘见她有几分激动,便赶紧道:“我并没有恶意,只是如今冯湘在外,你一个人带着孩子也不容易,所以才多问几句。”

    阿朵便赶紧道:“我现在过得好着呢!不劳你们挂心!”说着将身子挺得更直了。

    云娘瞧着她身形十分削瘦,脸晒得黑红黑红的,又有几处暴起了皮,一身污得几乎看不出本色的皮袍子,用布兜背在背上正熟睡的孩子,心里越发为难,并不知如何做才好,再看她形容虽然狼狈,可是一双细长的眼睛却十分明亮,显然是有主意的人,半晌又问:“你找到家人了?”

    阿朵犹豫一下才道:“我才回来没几日,还没找到家里人,先在那家帮忙干活,等他们回草原时再找回去。”

    是了,夷人与汉人不同,居无定所,所以就是阿朵想回母亲家,也没有那样容易就找回去的。云娘便又问:“那你们母子只靠着帮工过日子,岂不是太难了?”

    “并没有什么难的,我一个人从京城回来还不是好好的,”阿朵摇头,然后恳求道:“我自己能把儿子养大,夫人不要把我抓回去!”

    千里迢迢,一个夷女背着刚满月的孩子,又没有银钱,能走回来,果真很了不起,云娘越发觉得难办,劝道:“不如你进城里等冯湘回来,与他说明白了再走?”

    “不了,没什么可说的,我就是想回家!”

    云娘度其神态十分地坚定,怎么也做不出将人硬扣下来的事,便将手腕上的一对金镯子取了下来,“你拿着吧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