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1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山海经的智慧 > 第2章
    人面鱼身的确很奇怪,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人鱼就是海牛科的儒艮,儒艮的面目谈不上美,甚至可以说很丑,但是别忘了,黑猩猩和狒狒也不会漂亮到哪里去。既然黑猩猩的脸可以被称为‘人面’,那么儒艮的脸被称为‘人面’也不为过。而且儒艮也是群居的,特别是在有温泉的地方聚集更多,就像黑猩猩一样,被称为‘人’、‘国’是并不奇怪的。

    如果说黑猩猩和儒艮的例子还不至于很离谱,被称作‘人’还是勉强可以理解的话,那么下边的这个例子就不好理解了。山海经中提到一个犬戎国,状如犬,也就是狗国。袁珂在此处就犯迷糊了,他说,大概是因为犬立了功而受封才得到的国名。其实这是自相矛盾的,因为无法解释‘状如犬’这句话,难道说国土形状如犬?这无疑是牵强附会的。其实是因为袁珂无法接受狗也是人的观念,但是黑猩猩和儒艮都可以被称之为人,那么狗有什么理由不可以被称之为人呢?在初民的眼中,什么才是人呢?

    下面这个问题很有趣,山海经中经常提到一些,人面蛇身、人面兽身的怪物,千万不要认为‘人面’就是‘书生’或者‘美女’的脸,因为那很有可能就是黑猩猩一样的面孔。当然还有一些‘人手’、‘人足’、‘人舌’一样的词语,也同样不要认为一只怪物长着和人一样的手脚或舌头。

    比如,山海经中提到了鹦鹉,‘黄山,有鸟焉,其状如鸮,青羽赤喙,人舌能言,名曰鹦鹉。’这个‘人舌能言’很明显不是说鹦鹉有人一样大的舌头,他是说鹦鹉的舌头和人一样灵巧能说话,这是初民词汇缺乏造成的,他没有‘灵巧’之类的形容词,他只能用一些简单的类比来描述。

    再如南山经记载,柜山,有鸟焉,其状如鸱而人手,其音如痹,其名曰鴸。这里面提到了一个‘人手’,那么作者要取人手的那一个特征呢?是大小?是灵巧?是肤色?但有一点是肯定的,就是这种鸟绝没有长着一双人手,只是在某些方面稍有相似罢了。

    至于其他的‘人面龙身’、‘人面鸟身’也是如此,那种怪物并非长着龙的身体或者鸟的身体,他们只是需要某些特殊的形容词,比如说灵巧、尖、圆、细长等等,那种神化完全是我们的想象力和惯性思维在作祟,我们自作聪明的认为它应该是那个样子。

    通过上面简略的概述以后,我们应该对《山海经》有一个新的客观的认识,那么就随我一起来深入探索这部‘千古奇书’吧!还它一个本来面目,澄清千年来人们对它的误解和迷信。

    五藏山经概论(1)

    一、怪异的鸟兽

    初民的词汇并不丰富,他们缺少很多名词和形容词,所以它的文字有时候很模糊。可以说,山海经的文字是可信的,它的描述绝大部分也是客观的。词汇的缺乏造成了大量难以理解的类比和拼凑!

    山海经中提到,“黄山,有鸟焉,其状如鸮,青羽赤喙,人舌能言,名曰鹦鹉。”山海经很详尽的介绍了鹦鹉的形态,“其状如鸮”,鸮,又名猫头鹰,身长13-71厘米不等.“青羽赤喙”就是青色的羽毛红色的嘴.“人舌能言”如果让不知道鹦鹉的人来猜想,他可能会认为那种鸟有人一样大的舌头.其实这是一个很错误的理解,因为山海经的作者是没有‘灵巧’这个词语的,他的原意是“像人一样灵巧的舌头.”但是这种过于简单类比就丢失了一些语义,所以人们就习惯在‘人的舌头’上理所应当的加上了‘和人的舌头一样大’的定语,很自然的扭曲了作者的本意。(http://.中国科普博览,动物科普资料大部分来源于此)

    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,我们接着看前面已经讲过例子.“余峨山。有兽焉,其状如菟而鸟类喙,鸱目蛇尾,见人则眠,名犰狳。”“菟”,《说文解字》“菟”通“兔”。《天问》“夜光何德、死则又育?厥利维何,而顾菟在腹?”说的也是‘兔’。“鸱”也是一种猫头鹰。翻译过来就是说这种野兽像兔子,但是嘴很像鸟类,眼睛像猫头鹰、尾巴像蛇。猫头鹰的眼睛是圆的,蛇尾巴是细长的,鸟类的嘴是尖的。其实作者需要的词语是‘圆’‘细长’或者‘尖’之类的形容词,但是由于词汇的缺乏,他只好选择用已知的生物来替代。犰狳贫齿目犰狳科,尖嘴,圆眼睛,尾巴跟蛇一样粗细,身上有甲,每每遇到危险,犰狳便会将全身卷缩成球状,将自己保护起来。这岂不正是惟妙惟肖的“见人则眠”?

    再看“东始之山,上多苍玉。泚水出焉,而东北流注于海,其中多美贝,多茈鱼,其状如鲋,一首而十身,其臭如蘪芜食之不费。(北山经)”“谯明之山。谯水出焉,西流注于河。其中多何罗之鱼,一首而十身,其音如吠犬,食之已痈。”茈鱼、何罗鱼看来是同一种鱼,至今也不知道何罗鱼是什么样的。我们只好自己来分析。鲋鱼又名鲫鱼,在分类学上属鲤科,鲤亚科,鲫属。‘一首而十身’我们日常所知的,章鱼有八只足,乌贼有十只足,八只短足围口而生,另有两足特别长,主要用于捕捉食物,称为捉足。乌贼体型与鲫鱼相差不多,区别在于茈鱼是十身,而乌贼是十足。现在我开始提问,请你描述一下乌贼,你说‘一首十足’,那么我问你乌贼没有身子吗?你可能修正一下你的概念,改成‘一首十身。’从这里可以看出,作者对于身子和足的概念并不是太明确,他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,所以造成了描述上的混淆。袁珂《山海经校注》“‘蘪芜’郭璞注云:香草。”‘其臭如蘪芜’是说茈鱼的味道很好。乌贼的味道我们大家都知道。‘其音如吠犬’这的确很难解释,但是我们知道海洋生物大多会发声的。鲶鱼发出“咚咚“声像军鼓;河豚鱼、刺豚则发出“呼噜“打鼾声。虾群发出连珠炮一般的海底噪声,章鱼的也能发出尖叫声。不管这种叫声算不算‘犬吠’,我们看到山海经的作者已经尽力去详细的描述了,只是由于词汇的贫乏和概念的不明确,才造成了我们难以理解的局面。我记得再看“青丘山,有兽焉,其状如狐而九尾,其音如婴儿,能食人,食者不蛊。(北山经)”“龙侯之山,无草木,多金玉。决决之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河。其中多人鱼,其状如(鱼帝)鱼,四足,其音如婴儿,食之无痴疾。”袁珂《山海经校注》说“人鱼即大鲵。”大鲵,别名娃娃鱼,两栖类,属于隐鳃鲵科,学名为andrias

    davidianus。大鲵是现存有尾目中最大的一种,体长一般为1。3米,个别可达1。8米,体重一般为20-30公斤。四足,尾圆形,尾上下有鳍状物。叫声如婴儿,以水中的鱼、虾、蛙、蟹和陆地的鸟、鼠、蛇、昆虫为食,喜穴居,肉味鲜美,视为珍品。大鲵与上面所说的‘人鱼’是很相象的,体型和狐狸差不多,叫声也像婴儿,肉食性,吃人也不是怪事(大鲵性凶猛,小鲵则比较温顺,这是两种类型,注意区分!)。但是‘九条尾巴’却让我们无法继续深入探讨,因为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初民神化的,是不足信的。但是我们知道低等两栖类动物再生能力都比较强,比如和大鲵同类的‘蝾螈’,这种生物尾巴断了是大都可以长出来的。那么大鲵有这样的再生能力吗?当然,因为大鲵和蝾螈不但是同属两栖类,还同属于有尾目,只不过大鲵属隐鳃鲵科,蝾螈属于蝾螈科。看到这里我们突然有一种感觉,这个‘九’字并非指的是实数,而是指大鲵的尾巴生命力很顽强,断了可以再生。你可能不相信,再看我们的俗语“猫有九条命。”猫真的有九条命吗?当然没有,只是它的生命力太顽强,所以才被人形容为命很多即‘九条命’。同样的道理,大鲵的尾巴也只有一条,只不过断了可以再生,初民就认为大鲵有很多条尾巴!所以用‘九尾’来形容大鲵也就不足为怪了。(我的这种解释科学根据不是很足够,但是可以聊备一说。)

    “基山,其阳多玉,其阴多怪木。有兽焉,其状如羊,九尾四耳,其目在背,其名曰犭尃訑,佩之不畏。有鸟焉,其状如鸡而三首、六目、六足、三翼,其名曰(尚鸟)(付鸟),食之无卧。(南山经)”这些看起来就比较奇怪了,颇有些三头六臂的神话意味。但是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身边,就会觉得这些再平常不过了。比如老虎和狮子杂交的后代狮虎兽,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子。比如说连体婴儿,每个人都耳熟能详,这里就不罗嗦了。再比如,双黄鸡蛋孵出来的是什么?当然是双胞胎小鸡,虽然连体的我没见过,但是真实性几乎不用怀疑。三脚鸡、两头蛇之类新闻经常会有报道。还有很多我没法亲自证实的,虽然说假新闻很多,但是也不至于一个真的也没有。下面列举几个:

    1、深圳市龙岗区南澳镇却发现了一只长有四条腿、有两个消化系统和排泄系统的鸽子。据南澳镇水头村养鸽场的饲养员说,这只长有四条腿的小鸽子是双黄蛋孵化出来的,多长出的两条腿只有正常腿的一半大小。这只奇特的小鸽子除了长有四条腿外,还长有两个消化系统和两个排泄系统,所以特别能吃,一天吃的食物是正常小鸽的二三倍。(广州日报/记者李宜通讯员李东生、马丽娜摄影报道)

    2、汕头澄海市莲华镇碧砂乡发现一只罕见的四脚雄鹅;汕头中山公园动物园收养了一只长着四只脚、通体洁白的鸭子(记者杨迎春通讯员林子海林鹏周英炜摄影报道2002/7/18)

    3、匈牙利通讯社报道,匈牙利东部博尔绍德州博尔德瓦村的一只母鸡上周孵出12只小鸡,其中一只竟长有四条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