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1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唐寅在异界 > 第592节
    在邱真看来,这可不是小事,大王如果信心不足,甚至对自己还适不适合留在王位上都产生了动摇,那将直接影响到风国的国策和根基。邱真沉默良久,眼珠转了转,突然噗嗤一声笑了,摇头说道:“大王多虑了。”

    “恩?”唐寅不解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邱真说道:“别的不说,单单是大王重贤不重出身这一点,便是开了先河,只凭这一点,便足已远胜列国国君。”

    重贤不重出身?唐寅笑了,只不过是苦笑。重贤不重出身,这在现代是多么普遍的思想,怎么能算成是他的长处的呢,更不可能算成是他的创举,他只不过是粘了现代人思想的光而已。

    其实这在唐寅眼中不算什么,但在这个时代里,权贵当道,并可以一代代的世袭传承,各国朝堂的大权基本都掌握在世袭权贵手中,普通的平民百姓想出人头地,想在朝堂上占有一席之地,那不是靠一代或者几代人的努力就能完成的,更需要机缘和运气,平民出身的大臣也不是没有,但机率比中五百万的彩票高不了多少。

    风国算是第一个打破此例的公国,朝堂上下,绝大多数的大臣和将军是平民出身,这在列国看来很不可思议,放弃贵族,重用平头百姓,简直就是亡国之兆,不过恰恰是这样的国策为风国吸纳了大量的人才,后起之秀比比皆是。

    见唐寅面露不以为然之色,邱真一笑,继续说道:“大王帅军打仗不如梁启等将帅,但武力方面绝对远胜过他们,大王的武力虽不如元让等猛将,但大王的头脑、心胸又远胜他们,大王治国治军不如臣等,但近贤远奸、知人善用又远胜臣等,大王有大王的长处,何必非要用自己的短处去比旁人的长处呢?这就好比大王非要用自己的屁股去比人家的脸面,自寻烦恼嘛!如果大王处处都比臣等强,那还要臣等何用?满朝的大臣和将军们都可以解甲归田,回家种地了。”

    用屁股去比人家的脸面,这话让唐寅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,难得邱真能说出如此粗俗的话,不过让唐寅的心情一下子爽朗好多。

    邱真又道:“其实,大王适不适合坐王位,是明主还是昏君,无须自己评价,只需看看自己的身边即可。我风国的大臣和将军们,哪一个不是人中龙凤,栋梁才俊,这许许多多的人才之所以肯追随大王,辅佐大王,不也恰恰证明了大王的贤能吗?!”

    话是开心锁。听邱真这么一说,唐寅感觉自己又找回信心了。是啊,象邱真这些人,哪一个不是满腹才华聪明绝顶的,他们又怎么可能会心甘情愿的去辅佐一个庸才呢?

    唐寅心中喜悦,脸上可不好意思表露出来,他咽口唾沫,又清了清喉咙,面无表情地说道:“你说的,也有些道理。”

    看到唐寅的虎目渐渐明亮起来,脸上的隐晦一扫而光,邱真心中暗笑,想不到,自己也有一天要在大王面前阿谀奉承,溜须拍马啊。

    他正色说道:“臣只是实话实说罢了,大王向来英明,其中的道理,即便臣不说,大王也是明白的。”

    顿了一下,他双目精光闪过,又装成若无其事地说道:“其实,在臣等眼中,大王之才,又岂是一国之王公所能容纳的?”

    刚开始,唐寅还美滋滋地边听边点头,邱真说话向来刻薄,难得被他夸赞,

    唐寅感觉自己都快飘到云端了,可听完他最后一句话,唐寅顿时愣住,一旁的阿三阿四也被吓得一哆嗦。

    唐寅歪着头,怔怔地看着邱真,疑问道:“你最后那句话是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邱真乐了,笑呵呵回道:“字面意思。”

    “那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大王之才,堪称天之骄子,九五至尊,时机成熟时,就应当进则进。”邱真这么说,等于是把话挑明了,让唐寅谋取皇位。

    阿三阿四对视一眼,下意识地倒退两步,拉开自己和唐寅之间距离。谈论这种大逆不道的话,即便他二人是唐寅的贴身护将,也得要避嫌。

    唐寅注视着邱真,眨了眨眼睛,良久无语。天子就在他手上,要杀掉殷谆,取而代之,易如反掌,可是他从来没有这么想过,从来没考虑过自己要有一天篡权做天子。

    “你这么说,我太震撼了……此事,以后再议吧!”唐寅摆摆手,不想再多听。

    邱真说道:“当然,现在时机还不成熟,但大王不能不事先做足准备啊!”

    一直以来,邱真的野心就远大过唐寅,谋取王位,是邱真最先向唐寅提出来的,现在他又进一步劝进,要唐寅谋取皇位。

    唐寅一是从没有这方面的考虑,其次,篡夺皇位之事他还不得不考虑一个人,殷柔。

    他之所以带着风国南征北战,四处讨伐,其中有很大的原因是想帮殷柔打造出一个安稳舒适又太平的环境,如果到最后连殷柔都憎恨他,他所做的这些还有什么意义?

    现在对于谋取皇位之事,他一个字都不想再听到,皱起眉头,连连摆手,说道:“不要再说了!以后最好也不要再提。”

    “可是大王……”没有得到唐寅明确的答复,邱真不想放弃,唐寅也太了解他的性格了,不等邱真再开口,他站起身形,摸摸肚子,嘟囔道:“突然饿了,这几天都没有吃好。阿三阿四,陪我用膳!”

    “是!大王!”阿三阿四急忙应了一声,先向邱真点头施礼,然后快步跟随唐寅而去。

    唉!看着唐寅‘逃走’的背影,邱真暗叹了口气。他很清楚大王在顾虑什么,现在他就已经预感到了,大王日后谋夺皇位最大的阻力并不在于天下列国,而在于殷柔一人身上。

    唐寅没有听进邱真劝进的话,但是可听进了他奉承的话,被邱真这么一开导,唐寅也觉得自己想到太多,适不适合做国君,人们自有公论,现在大臣和百姓们都没有提出质疑,自己又何必自寻烦恼呢。

    心情由阴转晴,唐寅胃口也大开,一连吃了四盘菜,三碗饭,两壶茶。当日晚间,他召集风国众将和大臣,一起商议军务。

    现在唐寅急于清楚,此战己方还有没有必要再打下去,己方的军队还能不能突破莫国在泗水和泽平二郡的屯兵。

    莫国中央军于泗水和泽平的屯兵不下六十万,即便风国的主力军团平原军、三水军、天鹰军、虎威军、直属军、飞龙军齐出,也很难再有所突破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因为莫国的中央军全部集结起来了,另一方面,风军自身的折损甚重,直属军和飞龙军几乎被打光,平原军伤亡过半,三水军、天鹰军、虎威军也都各有损伤,以目前的军力,防守可以,主动求战已显得力不从心。

    众人讨论出这样的结果,唐寅并不意外,也没有觉得气馁,与数日之前,自己被人家打得连连溃败比起,现在的战局已非常不错了。

    第218章

    “既然已无南下进取之力,那就应该着手巩固我们目前所占的五个郡。”唐寅低着头,边查看地图边说道。

    现在风军占领着莫国的东江、彭丰、西山、安丘、正中五郡,三水军和天鹰军囤积于安丘,平原军和虎威军囤积于正中,归唐寅直接调遣的直属军和飞龙军目前正在宿月休整。

    “大王明见!”左双正色道:“末将也正有此意。”

    唐寅点点头,问道:“那如何布防?”总不能把己方的四个主力军团长时间的留守于莫地吧?

    邱真立刻接道:“依微臣之见,大王现在应倚仗五郡之地,赶快竖立邵俊为新莫王,组建新朝廷、新莫军,以莫人制衡莫人。”

    恩!这倒是个办法,也正是己方的原定计划。唐寅托着下巴,若有所思,没有马上接话。考虑了半晌,他环视其他众人,问道:“你们的意见呢?”

    “微臣赞同。”郭诀第一个站出来表态。他是莫人,现在却投靠了风国,心里或多或少都会顾虑旁人对他的看法,也不想被人骂成是卖国求荣的鼠辈,建立以邵俊为首的新莫国,虽说是极大程度的分化了莫国,但至少比这五郡之地直接划入风国领地要强。

    郭诀表态支持,齐横眼珠转了转,也跟着出列,大声说道:“末将也赞同!”

    很快,众人都纷纷表示没有异义。唐寅一笑,说道:“既然列位都不反对,那么,此事就这么定了。”就目前的形势而言,成立新莫国比风国直接吞并这五郡要更加有利。

    首先是名正言顺,天子早已授封邵俊为新莫王,在莫地称王,理所应当,名义上也是名副其实的正统,有利于人心所向,稳定五郡的局势。

    其次,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,风国可以把五郡防守的重任甩给新成立的朝廷,让新朝廷组建军队,防御自己的领地,这样一来,风军的军队也可趁机撤回国内。一举两得。

    唐寅垂首继续看着地图,问道:“若是成立新莫国,要在何处定都?”

    事关重大,众人不敢妄言。邱真拱手说道:“微臣觉得,正中郡的仓平城最为合适。”

    “仓平?”唐寅在地图上找了一会才看到仓平的位置。这里位于正中郡的最南,紧挨着囤积有大批莫军的泽平郡,可以说只要出了仓平,南下不到五十里就进入泽平郡境内。

    沉思了一会,唐寅抬起头来,疑问道:“邱真,把都城定在距莫国如此之近的地方,是不是太过危险了,莫军若从泽平攻打过来,即刻便到。”

    邱真微微一笑,说道:“就是因为仓平距莫国近在咫尺,所以微臣在提议建都于此。第一,在仓平建都,可显示出新莫国欲南下一统莫国的决心,第二,都城的所在地恰恰是重兵防守之地,都城定于边境,可有效防止莫军的北上入侵,第三,都城与莫地如此之近,也有利于接纳北上投奔的莫人。”

    把都城设在最危险的边境,并非没有先例,效果也极佳,确实能起到阻止敌国入侵的作用。

    等邱真说完,众人纷纷点头,表示有道理。郭诀却眉头大皱,顾虑重重地说道:“定都于仓平,对于莫国而言无疑是个极大的挑衅,只怕日后将争战不断,不利于都城的稳定啊!”

    邱真乐了,说道:“郭大人多虑了。只要把敌军打怕、打服,自然便不敢再北上冒犯。”

    何况,建立新莫国只是权宜之计,风国不是要新莫国发展得如何繁荣强盛,只要它与莫国互相消耗,逐步削弱莫国的国力就好,风国只需坐收渔翁之利。站在风国的立场上,不怕莫国来打,就怕莫国不来打。

    当然,后面这句话邱真是不会说出口的,至少不会当着郭诀这些莫人的面挑明。

    唐寅这时候倒是能理解邱真定都于仓平的真实意图了,他含笑点点头,说道:“是啊,只要把敌人打怕了,自然也就太平了。定都仓平之事,就按照邱相的意思办吧!”

    郭诀不再多言,垂首退回本位。

    通过与众人的商议,唐寅把成立新莫国的诸多事宜逐一敲定下来。其实也谈不上商议,大多时候都是邱真提议,唐寅应允,旁人基本干瞪眼,插不上话。

    按照邱真的提议,唐寅撤消邵誉西山郡郡首之职,提拔他为大将军,西山郡的郡军全部划入到新莫国的中央军当中。这一手堪称是杀人不见血。

    表面上,是把邵誉连升数级,一跃成为大将军,官居正一品,比郡首不知高出多少个级别,可实际上,是削掉了他的在地方上的实权和兵权。

    新莫国的制度可不是效仿莫国,而是继承了风国,在风国,将帅对军队没有调动指挥权,只有管理权,新莫国的中央军实际上完全是控制在唐寅手上。

    新莫国的左右丞相也全部由风人担当,唐寅把右相定为一向深得他赏识和信任的卢奢,把左相定为范善,也就是范敏的那个远房亲戚。卢奢和范善都是唐寅的亲信之人,而且能力也出众,由他二人掌管新莫国的军、政事务,唐寅非常放心。

    另外,除了这些朝廷必备的官员之外,唐寅还设立一个新职务,也是效仿风国在宁地的制度,名为莫地总巡查使,此职务由邱真兼任。

    这一番人事决策下来,新莫国的朝廷结构基本成型,在这个朝廷里,莫人的官员占绝大部分,可是高层的实权都落到风人的手上。

    唐寅除了牢牢控制新莫国朝廷外,对地方各郡各县也毫不放松,各地的郡首、副郡首或县首、副县首总有一个职务是由风人担任,至于实际掌控地方军的郡尉、县尉则一定是由风人来做。

    通过新莫国的官员结构也可看出来,这个所谓的新莫国实际上就是个傀儡政权,从朝廷到地方,实权都由风人死死把持着。

    一个月后,邵俊在仓平正式登顶王位,国号仍是莫,对外自称为正统,称邵方一党是叛逆、国贼,并向天下颁发告示,希望莫人北上来投,不应再助纣为虐,尊崇邵方,此外,列国欲与莫国的磋商事务,使节应出使仓平,而不应再去往镇江。

    邵俊称王,本就让邵方恨得牙根痒痒,现在又在仓平定都,邵方哪能不恼怒,他传令驻扎于泽平的中央军,北上出击,攻打仓平,不计任何代价,总之,就是要把仓平打下来。

    莫国于泽平的驻军统帅是萧晋鹏,在莫国也是赫赫有名的将领,官拜上将军。接到邵方的传令,萧晋鹏颇感为难,邵俊已把都城定在仓平,其中囤积有大批的风军和新莫军,在拥有大批军队的情况下,仓平于短短数日就在城外又筑起一圈外围土墙,并在此基础上一直加高加固,现在的仓平,哪是那么容易攻陷的?

    不过王命难违。邵方的旨意已经传到萧晋鹏的手上,硬着头皮他也得去执行。

    萧晋鹏统兵二十万,于泽平郡北上,对新莫国的国都仓平发动了第一次进攻。

    此战,由于新莫国的中央军还没有完全形成战斗力,迎击敌军作战的任务就落在平原军和虎威军身上。

    这一场战争并没有持续太久的时间,双方仅仅打了一仗,莫军就主动撤退了。这一仗,莫军碰上的是平原军。

    二十万的莫军,对阵兵力不足十万正处于休整期的平原军,在战场上竟占不到任何优势,双方拼了个势均力敌,只这一战下来,萧晋鹏的信心就被打没了。

    人家只是一个军团,又在城外主动迎击,己方都打不下来,后面还有虎威军,还有大批的新莫国中央军没有加入战斗,这仗还怎么打?与其自取其辱,还不如主动收兵,至少输也不会输得太丢人。

    莫军撤退的消息传回镇江,邵方震怒,直接撤掉萧晋鹏的职务,由副帅炎彬接替,继续进攻仓平。

    以炎彬为首的莫国中央军对仓平又发动第二次进攻。

    这一次,风军没有直接参战,而是由新莫国的中央军迎敌。

    双方于仓平城外打了一场面对面的正面交锋。此战的结果比上一次好一些,炎彬挫败新莫军,杀得新莫军大败而归,可是一仗打完,炎彬军团的损失也不小,面对驻扎于仓平城内严阵以待的风军,他已无再发动进攻的欲望和实力,只能选择退兵。

    莫军第二次的进攻也是由主动撤退而宣告结束。

    身在镇江的邵方看完战报后,当场撕了个细碎,责令立刻撤掉炎彬职务,再换帅,再强攻仓平。

    这时候,莫国朝堂的大臣们纷纷站出来劝阻,经过两次交战,己方在泽平的驻军已伤亡惨重,就算另换新帅再率军出击,恐怕也难有成效,当务之急,是需要做好休整,寻机反扑。

    在众多大臣的劝阻之下,邵方总算是收回成命,打算暂时留用炎彬。大将军李进趁机向邵方提议,重新启用青羽,让青羽担任泽平驻军主帅,戴罪立功。

    第219章

    青羽先前讨好李进的手段还真起到了效果,关键时刻,李进也真就在朝堂上为他说话。

    现在,青羽和纪韦的过失一事还悬而为决,主要因为宁地距离镇江路途遥远,纪韦还在赶回国都的路上。

    李进为青羽求情,希望大王能重新启用他,任谁都看得出来,李进是把青羽当成了心腹,希望能把青羽拉拢到他的党羽之内。李进已经贵为大将军,如果再把青羽这个上将军拉拢过去,势力将更大,到时朝堂之上哪还有人能和他相抗衡。

    太傅张荣第一个蹦达出来表示反对,称青羽有欺上瞒下之嫌,在事情的真相未彻底查明之前,不宜安排他担任要职,否则一旦生变,国家危亡,悔之晚矣。

    对于此事,左相郭辉也和张荣站起同一条阵线上,他还特意举出青羽和唐寅共同坠崖之事。他不提青羽临坠崖前还硬拉唐寅做垫背,而是强调青羽和唐寅在崖下共处多日,竟能相安无事,二人之间可能存有不可告人的勾当。

    邵方本就是多疑之人,极为忌惮部下对他的不忠,尤其是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军,本来李进举荐青羽的时候他还有些心动,但听完郭辉和张荣的话,立刻改变心意,当场表态,青羽断不能用,而且在纪韦未回都之前,他不得私自离开府邸半步。

    言下之意,就是把青羽暂时软禁起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