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1小说网 > 穿越小说 > 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> 第六百二十一章 耀眼的荣耀(二更)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在清晨的阳光中,朝觐官员再次山呼万岁。

    朱允炆看着无数官员,沉声道:“朕为革吏治,正官场,设十优州府、百强县。肄已两年,当公榜于天下,昭告万民,以兹奖励后来者。此番评选,以官德、财赋、功过为准,官德于民,民赞之则优,民恶之则劣,财赋增长之则优,滑落者则劣,有功者则优,有过者则劣。”

    “以田亩、人口、财赋、水利、矿产……等十二项为子项,综其高下,定其优劣,决出十优州府、百强县。朕亲览之,亲算之,合六部九卿与内阁大臣,给定结果,现宣榜于天下,万望上榜者勤勉求进,未上榜者奋发图强,吏部尚书!”

    吏部尚书蹇义出班,微微清了清嗓子,高声喊道:“十优州府、百强县已是确定,现宣读十优州府名录及其选录原因,十优州府一山西太原府,山西移民五十万,此乃空前之难度,然山西官吏上下齐心,呕心沥血,耗尽心力,日夜催为,尤以太原府为甚,论功,论大义,太原府位列十优州府,当之无愧……”

    山西巡抚茹瑺、布政使丁景福、参议李彬、太原府一干官吏听闻之后,不是欢呼,而是默然沉思,有些人已是垂泪低泣。

    丁景福回想着,当初自己收到移民五十万的消息时,简直如同晴天霹雳,认为朝廷是疯了,朱允炆疯了,要不然谁能想出这样的政策?

    可随着一道道文书的送达,尤其是茹瑺的到来,事情变得坚定起来,一座高山,原是不可攀登,但山西官员,太原府官员,硬生生攀爬了上去!

    用尽了手段,用尽了口舌,用尽了心思。

    谁能想,一个堂堂的布政使,竟然会忙碌到半年多都睡在书房,连不远处的老婆孩子都顾不上看几眼!

    移民五十万,是何等庞大的工程,千头万绪,矛盾重重,稍有不慎,山西将崩啊!

    可就是如此,没有官员后退,在茹瑺的带领下,有条不紊地组织移民,舆论战打了,消息战打了,后勤战打了,商业战也打了,甚至连能借助的佛、道力量也动用了。

    为的只是一个目的:完成五十万移民的壮举,填补大明北直隶等地的荒芜地带!

    丁景福头发全白了,可他还不到五十岁。

    李彬等人更是眼眶通红,倔强地迎着风。

    苦吗?

    苦!

    真的太苦了!

    为了推动移民,李彬希望自己所在的家族也能积极响应,官员家族带头,给百姓一个榜样。

    可结果呢?

    李彬被族长指着鼻子骂,骂了不解气,还把李彬一家人的名字从族谱上给划掉了。

    没根了!

    李彬苦啊,可又能怎么样?

    如果官员的族人都不移民,大户人家都不敢移民,全都指望平头百姓,又能让几个人主动移民?这不是洪武朝的强制移民啊。

    现在好了,眼泪是苦涩的,但荣耀是温暖的,是热烈的!

    十优州府第一名啊!

    身为太原府的参议,李彬感觉值了!

    茹瑺的目光中有些恍惚,回想起自己进入山西,松岗低头,太原主政,移民送别,重分田亩,宽慰百姓……那一幕幕,恍如隔世之远,无法触摸,又似是近在眼前,抬眼就可见到。

    巡抚山西,一个肩膀挑起整个山西大局,谁能体会到这种沉重?

    五十万百姓离别,谁能承受这种沉重?

    残破的家,谁去抚慰,谁去帮他们愈合?

    没有人知道,茹瑺心中承受了多少压力,现在好了,移民结束了,百姓安顿下来了,朝廷也看到了所有人的付出。

    十优州府第一的光荣,属于太原府,也属于山西每一位官吏。

    没有人对这个结果有异议。

    蹇义每宣读一个十优州府,都会附带上具体理由,甚至没有回避对其存在争议的内容,如北平财政问题,哪怕是去除了买卖军屯田产的财政,北平府财政也足以入前十,何况北平府接收了三十万移民,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功劳。

    不信看看隔壁的山东,他们接收的人不多,事却不少……

    山东布政使算是把脸丢尽了,不过蹇义并没有冤枉人,宋正臣是先在北直隶转悠,最后要回京师了,才跑到山东来,结果发现了一堆问题官吏。

    李彦祯决定,回去之后还得好好整顿整顿官吏,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,他们能丢的起这个脸,自己可丢不起。

    太原府、苏州府、北平府、杭州府、开封府位列十优州府前五,并没有多少争议。

    开封府虽然各项数据不太好看,但有三条极是亮眼,一吏治清明,二摆脱朝廷供养,实现粮食自给自足,三是灾后重建,深得民心,在最后一点上,凤阳府远不如开封府。

    但之后的扬州府、兖州府、吉安府、成都府、广州府就有些争议了。

    争议最大的是兖州府和吉安府,兖州知府郑刚可是被抓了,罪名是勾结白莲教徒,这样的地方有什么资格上十优州府,还有吉安府,也没见出什么大的业绩,怎么能入榜,该不会是解缙暗箱操作的结果吧?

    但这些质疑的官员,还是小看了朝廷。

    吏部尚书蹇义说得很清楚,兖州府之所以入选,是取综合之考虑,没错,兖州府官场出了不少问题,但兖州府为了保障会通河疏浚工程是做了大量工作,付出了巨大努力,不能因知府等若干人的问题,否定了整个兖州府的功劳。

    至于吉安府入选那更简单了,就说一条,大明州府加起来三百多,只要你们说,说出一个比吉安府教育更牛的,给你们全省最优都没问题。

    找不出来!

    在大明,论说教育事业,还是需要看吉安府。何况人家经济、民风、官员风气都不错,你凭什么不满意?

    朱允炆起身,对无数官员喊道:“十优州府,各衡其优,比其不足,择其最优,朕亲审阅,并无不妥。今选出十优州府,当行大礼仪以酬报之!”

    此时,一队队宦官走了过来,其中有些手托托盘,有些抬着黄色锦布遮盖的牌匾,列成十队。

    朱允炆看向山西巡抚、山西布政使丁景福等人,肃然道:“山西布政使司主官上前!”

    茹瑺止住脚步,转身看向李彬,道:“这是你的荣耀,去吧。”

    李彬有些惊讶,这可是国之盛事,能出头露脸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,茹瑺贵为巡抚,又是山西移民的第一功臣,他理当出面。

    丁景福深深看了一眼茹瑺,侧身对李彬道:“既然茹巡抚发话了,你就不要谦让了,走吧。”

    李彬这才出班,与丁景福一起走向朱允炆。

    朱允炆虽有些诧异于茹瑺的决断,但没关系,这个荣耀是属于山西太原府的。

    丁景福、李彬行礼。

    朱允炆抬手,让两人起身,然后招了招手,其中一队宦官抬着牌匾走了过来。

    “这一方牌匾,是朕赐给山西太原府的,来,看看!”

    朱允炆伸手,拉开遮盖的锦布,牌匾显露出来。

    映入眼帘的,是四个金色大字“十优州府”,右侧小字“太原府”,在下面位置,还写有“建文二年,建文皇帝亲赐”的字样。

    牌匾以檀木为材质,连字都是朱允炆亲笔所写,连夜找人做好的牌匾。

    丁景福、李彬激动不已,这可是太原府上下同僚的荣誉啊。

    朱允炆从宦官的托盘中取出两枚金色的大明国徽,亲自给两人佩戴上,丁景福、李彬几乎哆嗦地站立不稳,身佩国徽,荣耀无双,皇上亲赐,祖坟估计是着火了。

    “朕很欣慰,愿你们秉持清廉,为政勤勉,为民为国,不忘初心。”

    “臣等必以死效国家!”

    丁景福、李彬热血澎湃,别说让两个人好好工作了,就是让两个人现在去漠北砍了哈什哈,估计他们也不带眨眼的。

    有了这一身荣耀,一辈子都吹嘘不完,死了都够本了!

    其他官员羡慕地眼珠子都红了起来,尤其是看到一旁还有史官在那坐着刷刷写着什么,更是恨不得自己也能混个如此荣誉。

    留名青史啊,混一辈子都未必能留名,可一旦取得了十优州府的名号……当初自己为啥就没让治下的百姓多造点娃,多开荒,多开矿,多建几所希望学堂……

    朱允炆这一套下来,激发了无数官员向往的心,眼睁睁地看着十优州府拿走了牌匾,昂首挺胸地显露着国徽,一群人嫉妒的有些发慌。

    不羡慕,不嫉妒,哪里有动力?

    那句话怎么说来着,只要你足够在乎结果,那就一定可以成功。

    如果这些官员足够在乎这一日的荣耀,那他们就将用尽心思,做好治下政务,以求这一日光宗耀祖、名垂青史!

    “但凡十优州府,主官皆赐金质国徽,其余赐银质国徽,准其佩戴,以彰其功。”

    朱允炆的话,让数千官员炸了锅,感情人家这些官员可以佩戴国徽到处嘚瑟,而自己想嘚瑟下都嘚瑟不来?

    十优州府确定,还有百强县。

    百强县中有十几个是处于十优州府之中的,但这无碍于其政绩,知县作出了功劳,那就是他的功劳,该给的荣耀,该给的待遇,朝廷是不会亏待的。

    不过百强县的牌匾就不是朱允炆写的了,而是内阁大臣负责,国徽也统一定为银质。事情不多,程序倒是不少,从早忙到下午才完成了百强县的嘉奖。

    十优州府、百强县处理完毕,很多官员都认为事情到此结束了,但并没有。

    吏部传唤清丈队入宫朝觐。

    为推行一条鞭法,就必须辅助以清丈土地,没有土地清丈,就不可能让一条鞭法执行下去。而清丈土地是最得罪人的一件事,远比执行一条鞭法更难。

    地主不配合,一手遮地方,士绅威胁,殴打清丈队等等,许多事都发生过,但清丈队依旧认真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,为大明一条鞭法的落实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
    像是湖州、长兴等地的清丈队,其以最快的速度,完成了最彻底的清丈工作,得到户部高度评价。眼下,这些以监生、贫苦百姓为主的清丈队,经过苦难的付出,终迎来了属于他们的荣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