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1小说网 > > 我见殿下少年时 > 我见殿下少年时(重生) 第81节
    高景穿着家常的灰棉袍子正背对着她,翻阅架上的书,闻言,并不回头,问道:“今日清凉寺一探,听说收获匪浅?”

    高悦行掩上门,说:“查到了一份与温亲王有瓜葛的名单,捕了一个朝廷的通缉犯。”

    高景终于转身望着她,笑着问道:“那杀死陈小姐的凶手,到底查到了没有?”

    高悦行试探着说道:“清凉寺住持?”

    高景:“是他在背后推波助澜,可在陈府之内动手的是谁呢?”

    高悦行眨了眨眼。

    高景点一点她的鼻尖:“你这丫头,我叫你去查凶手,你反倒给我扯出一串不相干的事来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辩驳:“爹爹,您怎么能说不相干呢,其中分明是有因果缘由的!”

    高景瞥她一眼:“刚才奚衡来过了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:“噢……想必是案情相关需与父亲商议吧?”

    高景:“我大理寺只管着陈家小姐的命案,其余与我一概不相关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累了一天,脑子转了一天,此时隐隐有罢工的迹象,高景的话,她隐约琢磨出了点别的意思,但是又好像卡住了,悬在边缘不上不下,她索性想偷个懒,直说道:“请父亲明示。”

    高景点拨道:“你们在清凉寺与住持大师相谈时,提及最关键的信的下落,住持却不敢直言相告,只能言语之间作暗示,是为什么?”

    高悦行脱口而出:“隔墙有耳。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她路上便考虑过,只是没有往深处想。

    高景问:“那么,墙那边耳朵是谁,你揪出来了么?”

    高悦行整个愣住。

    不是没有想到,也不是做不到。

    可是她当时偏偏就是忽略了这一茬。

    高悦行:“爹爹……”

    高景:“奚衡找我,便是为了这事,螳螂捕蝉黄雀在后,当时藏身在院子里的,可不仅仅是那只耳朵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:“奚指挥使抓到那人了?”

    高景道:“我托他帮我去查探,可没求他帮我抓人,更何况,还不到收网的时候,此时打草惊蛇为时尚早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追问:“奚指挥使在那院中发现了谁?”、

    高景说:“清凉寺的寮房中,住着陈府的一个姨娘,说是为了陈家已故的大小姐祈福。今日清凉寺上下被搜了个遍,她就藏在住持禅房隔壁的箱子里,等乱局平息之后,安然无恙的下山。唔,据奚衡说,她的身手似乎还不错,一口气十几里山路脸不红气不喘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琢磨道:“姨娘……一个姨娘……父亲有何打算?”

    高景:“等。”他眯起眼睛,眼尾上挑的弧度像一只老谋深算的狐狸,他道:“等陈静沉为了自保,不得已的弃车保帅。”

    乾清宫内。

    李弗襄累了一天,在暖阁里刚躺下不久,便逐渐呼吸均匀。

    哑姑撩帘出来,见陛下正望着她,于是福了福身子,用哑语道:“禀陛下,已睡下了。”

    皇上点点头,转身走出乾清宫,星夜下,奚衡已经披着霜等了许久。他凑在皇帝身边耳语了一句。

    皇上神色微妙地一变,轻轻呢喃:“凤唳云霄,清凉寺那位住持当真如此说的?”

    奚衡:“臣对陛下,不会有任何欺瞒。”

    皇上:“葳蕤苍梧凤,嘹唳白露蝉,她这个唳字儿,可不是什么好词儿啊……”

    奚衡垂下眼,不多言。

    皇帝转头望着乾清宫大殿里的灯火通明,说:“朕孤家寡人很多年了,你说,他能有本事留得住身边人么?”

    第68章

    三日后的百花宴, 高悦行赴宴之前,接到了父亲大人的指示——敲山震虎。

    往日里,京中此等场合向来有姐姐陪在身边, 但是如今高悦悯正待嫁,于是今年的百花宴,她便谢绝了公主的邀约。

    只有高夫人带着高悦行独自赴宴。

    车上,高夫人问:“你爹爹把你喊到了书房, 嘱咐了什么?”

    高悦行心里一犹疑, 不知该不该说, 父亲定然是不想让母亲操心这些事的, 但是她身为女儿,在母亲问起时, 也要隐瞒么?

    她只不过是没有立即回答, 母亲便转了话头, 道:“罢了, 你年岁不小了,自己知道分寸就好,尤其是在公主的百花宴上,无论做什么,记得要给公主留一份脸面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乖巧应是。

    父亲刚在书房里给她看了一份不大能见光的东西。

    陈静沉娶进府的第三个小妾,姜氏, 是于四年前入府的, 令人觉得不同寻常之处在于, 这位姜姨娘并非碧玉年华, 而是已过花信, 并且毫无家世, 据说是从人牙子那里买来的奴婢, 陈静沉一个高官,若想纳个妾,身边多少如花似玉的女儿家眼巴巴望着,何必找来这么一位。

    而那位姜姨娘,据说入府之后,并不受宠,陈静沉极少在她的房中过夜,但是放眼整个后院,却没有任何一个女人敢去招惹她。陈夫人见面,也要对她恭敬三分。

    细细思量,简直不是一般的怪异。

    那一纸不知从何而来的情报,父亲只让她见了一眼,便当面烧毁了。

    想必来路不正,多半是借了锦衣卫的势,放眼整个京城,也只有锦衣卫能这样的只手通天,朝臣们的内宅家事他们都了若指掌。

    高悦行曾不止一次可惜,当初若是再迟一步,等到奚衡回京,是不是她就不用远走药谷了,奚衡一心想将她挖进锦衣卫培养,若是顺利,或许她也不必离开李弗襄那么多年。

    母亲见她心不在焉,似乎完全没听见去,只好叹气,她瞥见高悦行发上簪的那只缠金枝的牡丹,皱了皱眉,总觉得忧心:“你屋里新打了那么多首饰,你怎偏挑了这一只来戴?”

    高悦行一摸鬓发:“母亲,可是不妥?”

    高夫人道:“牡丹是国花,你是什么身份?”

    牡丹是国花,但是他们大旭朝尚未有国母,是以高悦行这些女儿家平时倒对此忽略了许多。

    高悦行闻言恭顺地将那多牡丹绒花扯了下来,说:“既如此,那换了吧。”

    女儿家的车上随身都带着妆匣,高悦行把自己的匣子拖出来,道:“不如母亲帮我选一只得体些的?”

    高夫人终于展了笑颜。

    果然女儿还是很听她话的,这令她终于感到了一丝欣慰。她在那一匣金银玉器里挑挑拣拣,拿出一只双蝶戏花的钗子,做工也极精巧,亲手别在女儿的发上:“我家阿行花容月色,戴些俏皮些的才好看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枕在母亲的肩膀上,软绵绵地撒着娇:“娘亲说的都对,女儿都听您的。”

    高夫人自以为是女儿听话,殊不知,高悦行对她乃是一种纵容。就如同高景为了讨她的欢心和安心,细微不致的纵容她一样,能哄则哄,能骗则骗,能好言好气解决的,绝不会选择言语上的争执和冲突。

    像这样的女人,活得笨笨的,倘若遇上一个靠谱的主君,膝下儿女皆懂事成才,一生想必也是幸福至极。

    高悦行想着。

    可是她再也不能忍受自己那样糊涂地将命运交到别人手里了。

    高府的车停在宫门口,一顶小轿将她们接进了春和宫。

    今日春和宫里的命妇实在是多,人人脸上都是一团和气,高悦行随着母亲进宫叩见娘娘,再向各位夫人见了礼,贤妃便放她出去玩了。

    这时高悦行回京之后,第一次在命妇跟前露脸,她起身告退,一步一步稳稳当当,肩上担得起分量,脚下却不失袅娜轻盈。

    高悦行还未走出门口,便听她们笑着聊道:“高夫人果然教女有方啊,长女端庄倾城,次女虽为及笄,可瞧着必定不差,只这举手投足,便不是寻常人家能养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“哎,我听说,二小姐幼时病了一场,似乎很严重,不知现下养得如何了?”

    “瞧着面色倒是无病态。”

    “女儿家的身体可千万不能儿戏,将来……”

    渐渐的走远了,听不清。

    高悦行带着这一耳朵的杂论,在魏姑姑的引领下,到了榴花台。

    温房里培育的花如期在近两日盛开,尽数端到了榴花台上,尽管已将近中秋,可榴花台上依旧一片繁花盛景。

    李兰瑶远远便瞧见她来了,穿过诸位贵女的簇拥,格外亲昵地将她带上花台,亲昵道:“才来,等你半天了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:“哪里就有半天了,我瞧人都还没到齐呢!”

    李兰瑶环顾四周:“是差了几位,刚刚魏姑姑接了几封信,说是有几位姑娘家中有事来不到……”李兰瑶凑近她的耳边,用仅有两个人能听清的声音道:“随便她们,且不用管,我还乐得人少不用操心呢。”

    高悦行笑了。

    公主的百花宴本是为了庆贺公主的生辰,可这么多年来,渐渐变了味,成了命妇们联络感情,相看亲事的宴会。

    高悦行也悄悄道:“我给你带了贺礼,让卫姑姑送到你寝宫去了,单独放着,你晚间回去再看。”

    李兰瑶:“多谢你还记挂我。”

    寒暄了几句,高悦行在一簇花枝招展的女儿里,终于见到了一抹素色。

    是陈家二小姐。

    由于陈家新丧,陈二小姐不便穿得过于扎眼,于是只着一身素淡的云锦,在一众艳色中,倒显出几分清丽。

    她正孤零零一个人坐在宴上,京中的贵女们都知道她家的丧事,虽然嘴上不说,但心里总有些芥蒂,不明白她为什么身上带着孝还硬要来凑这种热闹,都不约而同离远了她。

    高悦行盯着她看了几眼。

    李兰瑶立马注意到她的眼神,问:“你对陈家二小姐感兴趣?”

    高悦行坦荡道:“我回京之后,无意中曾听说了几句关于我的风言风语,似乎与这位陈家二小姐脱不开干系,很想找个机会问上一问。”

    李兰瑶立马追问:“哦?是什么风言风语?”

    高悦行道:“说出来引人发笑,我明明在这世上活得好好的,却偏偏有人四处散步说我是厉鬼托生,公主殿下,您听说过没……”

    李兰瑶一皱眉。

    高悦行这话倒是没避着人,身边离得近的几位姑娘全听进了耳朵里,高悦行似乎见到陈二姑娘的脊背一僵,想必她也是耳目灵通。

    李兰瑶随意一瞥,与一位鹅蛋脸的贵女撞上的目光,直接拉过来问:“我在宫中消息不灵便,高二姑娘刚讲的,你们可曾听说过?”

    那位贵女用丝帕掩嘴一笑:“听着可是越传越离谱了,高二姑娘从哪听说的?”

    高悦行不答反问:“如此说,是真有?”

    那贵女道:“我也不知道外面现在传成什么鬼样子了,我前两个月听到的说法是——高二姑娘小时候一场大病险些丧了命,如今却和个健全人似的,能蹦还能跳,保不齐还是不是人,别是命太硬鬼魂在地府里溜达了一圈又被阎王爷撵回人间了。”

    李兰瑶啐了一口:“不知是哪起瞎嚼舌根子的闲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