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1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与花共眠(重生) > 第357节
    怀真心中顿了顿,却仍是含笑答应了。

    顷刻,含烟果然便去了太上皇寝宫,去不多时,便有太监来宣旨,请应怀真进见。

    怀真站起身来,随着那太监前往,谁知才出含烟寝宫,就见迎面匆匆地来了一队人,当中簇拥着一个花容月貌、雍容雅贵的宫装丽人,如众星捧月般的,——细看却是敏丽。

    怀真脚步一顿,心中踌躇。

    谁知敏丽早看见她,忙紧走几步,又挥手叫身边儿跟随的人都停步,她便自个儿上前来,紧紧握住怀真的手,盯着她问:“果然是你进宫来了!如何也不跟我说一声儿?我竟才知道,还不肯信呢。”

    怀真笑道:“本想着……待会儿再去看望娘娘的。”

    敏丽上下打量,见她脸容果有些清减,顿时眼圈儿便红了,道:“先前我百般想念,只想传你入宫,怎奈你又才生了瑾儿,倒是不敢这样着急让你颠簸,我倒有心回府,只仍是不便……好歹见着了,你却如何瘦了这许多?”说话间,心里不免难过,禁不住落下泪来。

    怀真掩着心中伤感,只做无事状,勉强笑道:“姐姐别担心,姐姐才生了小世子那会儿,也瘦弱的很呢,岂不知的?”

    敏丽摇了摇头,她才生产那会子,虽恰逢小唐“出事”,但因怀真极用心照料,身子自然是极好的,哪里是如她这样儿?

    敏丽因见了怀真,似天上掉下个宝贝来,才要拉她去自己宫中坐着详细说,不料怀真柔声细语说道:“先前太妃去见太上皇,大概说了我来了,太上皇因传我去见呢。再耽搁只怕不好,姐姐先回宫去罢了,待我见过了皇上,自再去拜见姐姐。”

    敏丽才跟她见了,正难舍难分,然而听了这话,便只好先压下一肚子的话,只好依依不舍地先放了她去了罢了。

    两个人作别,怀真便依旧跟那小太监前往太上皇寝宫,顷刻到了,便入内拜见。

    行礼完毕,只听上头极微弱的一声:“平身,起来罢。”依稀听出是成帝的声音。

    怀真谢恩,便站起身来,缓缓抬头看去,却见前头不远榻上,成帝斜倚着,人也有些清癯枯瘦,比先前越发苍老了,只两只眼睛仍是带着些威锐之色,这会子便望着怀真的脸,目光沉沉,不知是何意思。

    在太上皇的旁边儿,便是应含烟站着,正略有些忧虑地望着她。

    旁边几个小太监宫女,如泥雕木塑般垂着手低着头肃立。

    太上皇扫了会儿,道:“你过来。”

    含烟忙道:“太上皇的眼睛不太好,太远了有些看不真。”怀真垂眸,便上前几步,将到榻前才止住了。

    借着灯影,太上皇仔细望着怀真的脸,点头道:“还是那个模样儿不曾变……听闻你给唐家生了个男娃儿?”

    怀真道:“是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仰头,仿佛若有所思,半晌笑说:“倒是好。唐毅是个有福气的,这也是他应得的。”

    怀真微笑道:“有些人的确是有福的,然而有些便并未有这般幸运了,所谓几家欢喜几家忧,就说臣女的父亲,就是个没福的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闻言,微微皱眉:“你说什么?”

    怀真仍含笑道:“方才太上皇说我仍是那个模样儿,却不知在您的心中,怀真到底是个什么样儿?”

    应含烟在旁听了,依稀觉着不对,待要拦住她,却欲言又止……只咽了口唾沫,仍是盯着紧紧相看。

    太上皇直直地看了怀真半晌,忽地问道:“怀真丫头,你今儿进宫来,可是有什么事儿不成?”

    怀真面不改色,仍温声低语道:“是有些话要同太上皇说,因是机密,臣女斗胆请太上皇屏退左右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眸色愈发暗沉几分,枯瘦的手微微一抬,哑着嗓子道:“都退下罢。”

    应含烟十分忧心怀真,并不愿离开,怀真向着她使了个颜色,含烟捏着一把汗,又见太上皇没有留她的意思,犹豫片刻,终于咬牙去了。

    这寝殿之中,一时越发死气沉沉起来。

    成帝嘴角一挑,透出一抹似阴如冷的笑,望着怀真道:“如今人都退了,你有什么话,可能说了罢?”

    怀真垂下眼皮,手在袖子中摸了摸,便拿出一样东西来,探臂张手,对太上皇道:“不知对这样物件,太上皇还记不记得什么了?”

    太上皇低头,却见她掌心摊着的,是一枚金光闪闪的钗子,他觑着眼睛,有些看不真切。

    怀真会意,复踏前一步,便道:“太上皇莫非不记得……这故人之物了?”

    灯光摇曳,那金钗近在咫尺,光芒大涨,竟是若许耀眼。太上皇看得真切,脸色陡然一变,却死死地盯着,目不转睛。

    两人谁也不曾开口,顷刻,太上皇方道:“你……从哪里得来的此物?”

    怀真道:“是有个人临死之前送给我的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道:“是……谁?”

    怀真道:“是个为了您跟大舜操劳了一生,最后却不得善终之人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喉头一动,仍是死看着怀真,又转向那金钗上头,目光涌动,却紧闭双唇,不发一语。

    怀真低头,也看着手中的钗子,静静地说道:“曾记得有一日我入宫来,太上皇曾对我说……要我叫您一声爷爷,当时我只觉得太过大逆不道,因而不敢,也并没多想,只当您是一时心血来潮罢了,直到我知道了这枚金钗的来历,我才明白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微微眯起眼睛,目光从那钗子上移开,又盯着怀真:“你明白什么?”

    怀真直视着老人鹰隼般的目光,轻声说道:“这钗子是德妃遗物,我是德妃的孙女儿,我父亲是德妃的骨血。不知……我说的可对?”

    太上皇不言语,枯瘦的手指微微发抖。

    怀真望着他,道:“然而我只是不明白,天底下何以会有这样忍心的君父,德妃死的离奇,至今并无任何交代不说,如今,竟还舍得送自己亲生的儿子去死,让他在暗无天日的诏狱里受尽种种苦楚,太上皇可能告诉我,这到底是为何?为何您盼着我唤您一声爷爷,回头却又狠心把我爹折磨的生死不能!您若是不知情的,倒也罢了,然而先前淑妃之事,您分明是知道了的,却又为何要这样绝情绝意?”

    怀真说着,胸中像是有一团火在熊熊燃烧起来,让她不由自主,怒意高炽,眼中的泪因而坠了下来,却并不只是因为伤心,或许,是因为太过悲愤罢了。

    她死死地盯着太上皇,想从这老人口中得到一个答案,或者也想让他良心发现,悬崖勒马。

    太上皇听她说罢,冷笑了数声:“你想知道为何?”

    怀真望着他的笑,不知为何,心中竟也有些嗖嗖冷意,然而如今已经没有退路,怀真深吸一口气,点头。

    太上皇挑了挑眉,望着她道:“你果然是德妃的孙女儿,藏不住的,这份倔强,宁死不悔的模样……我看见你,就像是看见当年的她。——可知道我最爱她这样,但最恨的……却也是她这样?”

    怀真微微昂头,不让眼泪轻易坠落:“我今日来,是为父亲求生,若是不能,便只有我先求死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眯起眼睛,复笑了两声,又道:“你如今嫁了唐家,只要你乖乖地,并不会有人敢动你,何况你又有了孩子,难道你不为他们着想……”

    怀真淡淡道:“从先前我出了唐府大门开始,我便同唐府没有任何牵连。我如今……只是应家的女儿,生则跟应家同生,死则跟应家同死,如此而已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望定她,面上笑意更胜,抬头望着头顶虚空,半晌才道:“你的确是德妃的孙女儿,应兰风也的确是她的儿子,但是……”

    在死寂一样的寝殿之中,太上皇的声音忽地转的阴冷,似冷似笑地说:“但是你不是朕的孙儿!应兰风更不是朕的儿子……”

    这一句话,仿佛将他沉浸在骨子里的怨怒点燃了似的,老人猛地挥手,暴怒般道:“你们是野种,是德妃那不守妇道、红杏出墙的女人,跟别人生得野种,都是野种!”

    怀真睁大双眸,骇然看着急怒起来的老者,他的胡须头发皆在抖动,连嘴唇也不停地颤抖,双眸死死地盯着自己,仿佛满含憎恨,恨意交织,像是要立刻杀死她才能解恨一样,这样深沉的帝王怒恨,让本心存死志的怀真竟也忍不住微微战栗。

    太上皇瞪了怀真半晌,那怒意如澎湃的江海来潮,忽地又慢慢地收缓了回去,而他浑身的力气也仿佛被这所有的暴怒浪潮卷走了似的。

    太上皇闭了闭眼,无力地摇摇头,低声道:“现在你该明白了罢……为什么朕虽然喜欢你,却并不是格外喜欢应兰风……只因他是个能臣,倒也罢了……然而……是有人不想他活,不是朕要他死,是他们逼着朕要他死!”他咬牙切齿,仿佛恨之入骨,似要择人而噬。

    怀真心中一动,才复又慢慢地缓过神来:“太上皇……说的是谁?谁逼着我爹死?”

    太上皇紧闭双唇,眉头亦是紧锁,仿佛在回想什么不堪的过往,半晌道:“你不必问,那些事,不是你这种小女子可以随意打听的……总之朕如此做,是为了家国天下……别说他不是朕的骨血,纵然是他是朕的骨血,朕也饶不了他!”

    太上皇说完,又道:“朕对你还是有怜惜之心的,你不必在此胡闹了,何况还有唐家的颜面……朕知道唐毅舍不得你,你好生回去罢。”说到这里,太上皇长长地幽叹了声,忽地道:“朕一生最爱的……就是她了,可恨她……宁肯选择那个低贱的混账,也不肯好生跟朕屈服……是她逼着朕,是他们逼着朕……”他喃喃几声,仿佛入魔了似的。

    自从那金钗的来历明了之后,怀真已经认定了应兰风是德妃之子,自然便也是皇子了,故而在这绝望之时,才想破釜沉舟,孤注一掷,却想不到,太上皇竟说出这样的……难堪之极的绝密来,竟把她所有的……尽数打碎。

    怀真站在原地,浑然无主。

    对面儿,太上皇仿佛沉浸在昔日想象之中,复笑了笑,半晌转头,又看见她:“真像……不管是模样儿,还是脾气性情……可惜、可惜……”

    他究竟可惜什么?可惜她虽然这般像,却不是他的骨血?还是可惜当初种种……

    沉寂之中,怀真忽然说道:“太上皇,何以认定……我父亲不是您的儿子?”

    太上皇闻言,微微蹙眉,转头看向怀真,眼中所有往日温情的影子荡然无存,眼色渐渐又转而阴冷,仿佛方才那退却的暴怒,如天边酝酿的风雷,挟雷霆万钧毁天灭地之势,转瞬又将席卷而来……只是这一次,会不会如上回一样,又轻易收回呢?还是一发不可收拾,天子之怒,伏尸百万,流血漂橹?

    虽看清帝王眼底令人震慑的惊涛骇浪,怀真却毫不动容,只是仍直视着太上皇,仍是昂首,一字一字清晰问道:“您何以如此认定?”

    太上皇笑了笑,这会儿的笑却仿佛带了几分狰狞似的,猛地一抬手,把床边儿一支莲花纹十五连枝宫灯一把推倒,烛光摇曳,铜灯委地,发出刺耳而慑人的声响。

    ☆、第 307 章

    且说太上皇大怒之下,猛推倒了那十五连枝灯,外间伺候的宫女太监们自然也听见了,却都不敢擅自入内。

    其中,唯有应含烟是个一心在怀真身上的,她先前虽然无奈退了出来,却并不曾离去,只紧紧守候着,如今又听是这般声响,只恐怀真吃了亏,便忙要入内去。

    杨九公在旁忙拦住了,劝说道:“太妃,太上皇还未传人,只怕……”

    含烟索性握住他衣袖,却道:“九公公跟我一块儿进去罢了,你也知道太上皇近来脾气更急了好些,怀真又不是旁人,倘若她有个闪失,以后却怎么交代?就算是皇上……在唐三爷跟前儿也不好看。”

    杨九公虽有些不愿,却禁不住应含烟拉着他不放,当下两人便进了内殿看顾。

    待入了内,却见太上皇仍坐在榻上,死死地盯着地上。

    地面一片狼藉,铜灯跟烛盏乱滚,有的烛火还未熄灭,幽幽燃着有光,怀真便跪在这其中,极小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凄,竟不知如何。

    含烟忙便撇开九公,就去拉怀真,忙的低低问道:“怎么样?”又忙上下打量,生恐她伤着了。

    此刻杨九公也忙跑去扶住太上皇,陪笑说道:“皇上是怎么了,有什么大不了的,竟这样大动肝火……”觑了一眼脸色,又忙扬声,叫两个贴心的小太监进来,快些把地上那许多东西收拾了去。

    太上皇将九公推了一把,却并不做声,阴鸷森厉的双眸依旧是望定怀真,片刻才咬牙道:“你好大的胆子……”

    应含烟见状,便随着怀真身边儿跪下了,含泪道:“妹妹年纪小,若是说错了话,求皇上宽恕,若有责罚,只都落在臣妾身上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扫了含烟一眼:“你也不必着急,应家的事儿,若实在论起来,你也逃不了!不必仗着朕喜欢你,你就不知道如何了。”

    含烟还未说话,怀真已先开口道:“我爹爹先前已经跟公府内分家别过了,何况太妃的出身更与应公府还疏离一层的……且太妃人在深宫,又知道什么?太妃素来对太上皇又是最忠心不过的,若为了我迁怒太妃,对太上皇又有什么好儿呢。”

    太上皇闻言挑眉,杨九公则听得胆战心惊,心道:“这个丫头几时这样胆大了……这不是要命了么!”待要劝说两句,却又不敢。

    含烟转头看着怀真,此刻已经禁不住流下泪来,也不管当着太上皇的面儿,只握着她的手道:“可知我不要你这样为我着想?素来都是你照料我,都是我欠着你的情分……这辈子倘若我能为你做一件事儿,死了也是甘心的。”

    杨九公暗暗叫苦,忙拦着道:“太妃娘娘,怎么也跟着说出好听的来了,太上皇的脾气你是个最清楚的……可知是个最心软心慈不过的?赶紧说两句消火儿的话,倒也罢了。”——这也是杨九公想要替她们两个周旋之意。

    太上皇看着她两个这般,又听了九公的话,复眯起双眸忖度了会儿,眼神变幻不定。

    正在这会儿,忽地听外头有太监道:“静妃娘娘来给太上皇请安。”

    众人闻言,都是一怔。

    顷刻间,却见外头敏丽带着一帮太监宫女进来,见两个人跪在地上,脸上诧异忧虑之色一闪而过。

    太上皇听闻她来了,恼意略收了几分。

    敏丽行礼过了,道:“今儿不想,太上皇这儿是这样热闹的。不知敏丽是不是来的不巧了?”

    太上皇端详她婉柔含笑的神情,微微一笑道:“有什么不巧的。来的甚巧才是。”

    敏丽只当没听出这言外之意,扫了一眼含烟跟怀真,又柔声道:“只不知这又是怎么了?必然是三少奶奶有什么言差语错的,得罪了太上皇,然而您老人家是个最善心仁慈的,自然不会仔细计较,且看在她年纪小不懂事的份上,好歹宽恕了罢?”含笑说着,又行礼下去。

    太上皇望着她,淡淡问道:“你是特意来给她求情的?”

    敏丽并不否认,只仍是带笑道:“您老人家素来心清眼明,倒是瞒不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