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1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与花共眠(重生) > 第68节
    应怀真就把小唐同她说的略转述了一遍,李贤淑听得点头,末了又思忖了会儿,道:“真真儿看不出,这人原来是这样有心……这一次到府里来,却没惊动别人,想来是专程单独来见你的,啧,对你倒是极好的。”

    应怀真听到后面一句,微微一怔,便道:“唐叔叔虽然对我好,不过也是看在爹的面儿上罢了。”

    李贤淑又出了会儿神,才又说:“我倒是不曾遇见这个人,只是方才我在前头办事,听二门上那些小厮唧唧喳喳,说家里来了个了不得的人物,是刚从那傻了……沙罗国回来的唐大人……”

    应怀真这才明白,李贤淑却又道:“他是一个人来的?”

    应怀真道:“是一个人。”

    李贤淑有些疑惑,又道:“我怎么依稀听那些小厮们说外头还有一辆马车,难道是别的客人?”

    应怀真自不知道那另一辆马车又是如何,只说小唐别过应怀真后便出府而去,原来他来之时,恰好应老爷在书房里,听了门上报,急忙迎了出来。

    小唐只略寒暄几句,便说应兰风有东西托他送给应怀真。

    应老爷十分知机,心想小唐这样的身份,若是要转交什么东西,不管随便派个什么小厮送来就是了,如今竟亲自登门,必然是要亲手转交了,当下也不多说什么,即刻叫人领了他去相见了。

    小唐出府之时,只叫了个小厮向应老爷转告一声,免得再惊动相送,自己便径直出了应府。

    不料才出应府大门,就见有个黑衣之人,撑着伞站在雪里,缓缓迈步,竟是冲他而来。

    小唐一怔,便住了脚,才要问询,那人伞下抬头,虽是一身黑衣,脸却白的如同一团儿雪,向着他微微一笑,道:“唐大人可还认得小人么?”

    四目相对,小唐心中大喜,走上前去,二话不说,轻轻一拳打在那人右胸肩头,道:“凌景深,你搞什么鬼!”

    凌景深被“打”了一拳,顺势便往后一仰身子,一手揉着肩膀,笑了几声,道:“我怎么敢在唐大人跟前搞鬼?何况我特意来寻你,这就是你的见面礼么?”

    小唐仔细打量他的脸,见他比先前仿佛清瘦了些,却仍是那副懒懒笑笑地神情未改,就仿佛昨日才分别似的。

    小唐心中百感交集,又走上一步,将他抱了一抱又放开,问道:“是特意来找我的?为什么不在我家里等着,却跑到这里来风吹雪打的?”

    凌景深道:“我倒是想安安稳稳地喝着酒等你呢,只是有人等不及了。”

    小唐疑惑,微微挑了挑眉。

    凌景深把身子一让,小唐抬眼,看到墙角不远处停着一辆马车,此即,正有个人开了车门跳下地来,黑色麂皮厚底官靴,朱红色的衣袍,两肩绣金龙纹,黑金相间的宽革带束腰,大袖飘扬,委实龙章凤彩,迥然不群。

    小唐一见,又惊又喜,急急上前几步迎了过去,那人也往这边走来。

    小唐满面惊喜,将走到那人跟前,却蓦地单膝一屈,将要下跪的样子,那人却一步上前,及时将他的胳膊握住,硬生生拉了起来。

    小唐才站住了,抬头看向那人,却见那人眼中带笑,道:“这么些年不见了,还跟我行些虚套?当不当我是兄弟了?”

    小唐看着对方双眸,却只见一片热诚恳切笑意,经年未改,一如昨日。

    雪纷纷扬扬,落了两人满头,看起来仿佛各生华发一样。

    彼此凝视片刻,小唐才笑起来,手上一动,反握住那人的手,左手往前,抱住那人肩头,在他背心上轻轻地捶了两下,道:“永慕!”

    原来这亲自来到应府,于车上等候小唐的,竟然是熙王赵永慕。

    听了小唐唤他的名字,熙王才也笑了起来,同样抱住小唐的肩,也在他背上捶了两下,轻声唤道:“三郎。”

    身后凌景深扛着伞,缓步走了过来,见状道:“你们两个要在这里站多久?我可不比两位,已是饿得前心贴后胸了。”

    小唐跟熙王听了,才各自松手。

    小唐回头,索性一把把凌景深抱了过来,道:“咱们许久不见了,的确该好好地喝一场才是,说,你要吃什么?”

    凌景深仿佛在思索,一时未答,小唐又看向熙王,道:“今儿总算不用我掏银子了,已经有了个大大地金主在此,有那些平日里馋却吃不起的,趁早儿快说出来。”

    熙王仰头大笑,凌景深道:“有你这句话我可要放胆说了……熙王殿下,如果要讨账可要找对人,记得不干我事,是他怂恿的。”

    熙王笑道:“使得!这一会子,纵然你说要吃御膳,我自也要飞天遁地想尽法子给你们弄来!”

    小唐听了,跟凌景深面面相觑,顷刻,两人也都大笑起来。

    三个人勾肩搭背,竟然也不乘车了,只是随性踏雪而行,边走边谈天说地。

    凌景深起初还举着伞,走了会儿,小唐兴起夺过来,自己撑着挡雪,过了片刻又嫌手冷,那伞便东倒西歪,熙王见状便接了过来,却只是往中间撑着,替小唐挡着雪。

    三人吵吵嚷嚷,不多时已经便到了一座酒楼,当下也不挑拣,便进了门,到了楼上,小二见三人身上带雪,特意弄了两个火炉放在身边烤湿衣裳。

    很快布置了一桌的酒席,三人边吃边说,小唐因见了旧友,又因刚回来,意兴飞扬,一时忘情,吃了几杯酒,渐渐地犯了酒意,更加上他已经疲倦到极致,起初还撑着说话,慢慢地便趴在桌上,闭了眼睛,一时竟睡了过去。

    凌景深从旁推了他一把,见他不动,便笑道:“这么不顶用,即刻就醉了?”

    熙王探头也看了看,道:“也没吃几杯,莫不是太累了?毕竟他早上才回来,昨晚必然是没睡好,更加上长途跋涉……今儿也没好生歇息,唉,都是我们太性急了,倒该等他歇好了再闹他。”

    凌景深道:“早知道就在唐府等他就是了。只怕他不知在应公府耽搁多久呢。”

    熙王听了,也道:“说的是,谁耐烦等……只是三郎忽然跑去应公府做什么?又不像是紧急公事。”

    凌景深想了会儿,笑说:“大概是为了他那个小朋友罢了。”

    熙王越发好奇,便问:“什么小朋友,我竟一点儿不知?”

    凌景深喝了一杯酒,才说道:“就是调去南边治水的应兰风应大人的二小姐,叫……应怀真的,小唐对她很是不同。”

    熙王想了想,抚掌笑道:“原来是那个孩子,我是见过的,哈……原来他们竟这样好。怪不得……”

    凌景深问道:“怪不得什么?殿下又是在哪里见过那孩子的?”

    熙王也又倒了一杯酒,才道:“上回我去香积寺还愿,正好撞见了唐夫人跟敏丽妹妹也去,那位……二小姐也随行,我瞧了几眼,倒觉着她那一身儿的气质,有些跟三郎类似。”

    凌景深噗地笑了出来,道:“这话有理,他临行那日,那孩子过去送他,说了几句话……我旁边瞧着,也觉着……”说到这里,便笑着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熙王追问道:“觉着什么?可知我生平最恨人话留一半?”

    凌景深笑道:“也没什么,只觉着那孩子有些与众不同罢了……是了,我们是不是先送他回府去?睡在这里也不像话。”

    熙王转头看看小唐,见他脸上发红,便点点头道:“也罢,改日再叫他出来,补上我们这一顿罢了。”

    两个当下又吃了两杯酒,便结了账,熙王把自己的大氅拿了替小唐裹住,又特意盖了头脸,免得风扑了害病,凌景深半扶半抱着,便下了楼。

    熙王的马车已经停在门口,便扶着小唐上了车,凌景深便道:“我不去唐府了,还要回去办差,就劳烦殿下送他回去罢了,改日再会。”

    熙王便应承了,当下两面儿分道扬镳,熙王自送了小唐回府。

    如此三日后,皇帝论功行赏,小唐便被擢升为正三品的礼部侍郎,兼翰林院学士,又赏赐金珠百颗,金花十朵,羊脂玉如意一柄……并沙罗国进贡的美姬一名。

    小唐听着许多赏赐,倒也平静淡然,只听到最后才有些受惊。

    那宣旨太监瞧得明白,便收起圣旨,笑哈哈道:“皇上是念三公子为国效忠这些年,未免耽搁了许多青春,虽然至今未曾婚配,不过既然回来了,想必好事将近,皇上才特意先送美人儿一名,也是三公子办差办的好,才得皇上如此的体恤奖赏,别人想求也求不来呢。”

    小唐听这样说,就不便再另言语,只谢主隆恩而已。

    这消息很快便在京内传了开去,应怀真自然也是听说了,小唐升去礼部之事也在她意料之中,只是有些好奇:不知这沙罗国的美人儿究竟是什么样的,又想到林明慧可会因此吃醋?只是近来一直下雪,天冷却也懒得出门,因此一直不得见。

    这一日雪停了,应怀真便出门透气,才出院子,就见春晖同一个人自廊下踱步而来,应怀真看着那人的脸,微微一怔,便先站在门首不动。

    却听他们两个且走且说,春晖道:“我若不叫你出来,你是不是就不来找我了?叫我说,还是不要一味地看书,横竖你肚子里的学问已经够用了……这两日尚武堂里正是考核的时候,听人说是极精彩的,今儿我们就去看看热闹,顺便长长见识。”

    却听凌绝淡淡地说:“我不喜欢那些舞刀弄枪之人。”

    春晖道:“我倒是羡慕他们一身功夫,‘男儿本该重横行’,我是最爱这一句的。”

    凌绝便笑道:“你也横行不起来,只能徒增羡慕罢了。”

    两人边说边去的远了,应怀真见他们都走了,才松了口气,便拾级而下。

    回头时候,见春晖跟那一道洁白的影子正出了院门,应怀真看着那抹曾熟悉之极的纯白,心里只是淡淡地凉凉地,半晌轻轻一笑,自转回身来。

    正要去花园闲逛,却见应玉迎面而来,见了她,便走过来挽住手臂说道:“你在这里做什么?快跟我去老太君那边,郭家的白露姐姐过来了,几日不见我怪想她的,你也跟我一块儿去看看她。”

    应怀真听是郭建仪的妹子来了,便也道:“那小表舅不曾来么?”

    应玉道:“今儿算来是小表舅休沐的日子,多半会来,横竖咱们去看看不就知道了么?”两个人便手挽着手,往老太君房里去。

    两个人刚走到老太君的屋门口,就听到里头老太君道:“虽然说得这样好……倒也不能只是全信,须得叫人打听打听才是,咱们家的女孩儿,金珠宝贝似的养着,自然不能就听了些好话,就随便许了出去……”

    应怀真跟应玉面面相觑,都看出彼此眼中的疑惑之意,应玉不由小声问说:“怎么听着像是说亲事呢……这又是在说谁?”

    ☆、第 69 章

    应怀真跟应玉两人刚听了一句,就有丫鬟向内通报了。

    两人忙进了门,到了里间,却见应夫人也正在,便向着老太君跟应夫人行了礼。

    应老太君满面堆笑,道:“快些起来……我方才还想着让人去叫你们过来热闹热闹呢,来的正好儿。”

    此刻郭白露已经起身,行礼道:“玉妹妹,怀真妹妹。”

    她们两个也上前行了礼,只以“姐姐”相称。

    虽然按辈分来算,本不该这样称呼,只因为郭白露只比应翠应蕊大三岁,若跟称呼郭建仪一般,未免有些叫老了,也显得生分,于是彼此私下里便只姐姐妹妹地乱叫罢了。

    几个人坐了,应老太君又问应玉道:“你姐姐呢?怎么也不来?”

    应玉说道:“她出来的早,只怕是找蕊儿姐姐玩去了……若是知道白露姐姐来了,必然也就来了。”

    正说了一会儿,果然应蕊同应玉两个联袂而来,又见了礼彼此坐了。

    应老太君也并不提先前所说之事,只是看着女孩子们说笑,应玉便问道:“姐姐,怎么小表舅没有来?今儿不是他休沐,陪你一块儿来岂不是好?”

    郭白露微笑答道:“哥哥今儿有别的事,也同我说过,若早早地做好了,就也来府内给老太君请安了。”

    应玉道:“小表舅近来可还是先前那样忙碌?”

    应翠笑道:“小表舅官儿越做越大,自然也越来越忙,哪里能整天跑到府里来陪你玩儿呢。”

    郭白露道:“他倒是有心想多过来几趟,只是年底了,那衙门里的事儿虽不大,却件件繁琐,每日里顶风冒雪、早出晚归的,我跟母亲也很是心疼,却也没有法子,谁叫担了这个差事呢?”

    在座的女孩儿听了,各自默默点头。

    应老太君道:“建仪那个孩子是个能干的,他有效忠朝廷的心自然是好……皇恩不负,我看他将来必然大有一番作为。”

    郭白露便笑着低头:“承老太君吉言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君道:“你只管放心,也叫你母亲不用心疼,我看人是最准的……叫你母亲只管安心等着做诰命夫人就是了!”

    说到这里,满堂欢笑,忽然老太君转头,对应夫人问道:“我忽然想起来,建仪年纪好像也不小了,怎么还没听说有没有定了人家呢?”

    应夫人道:“我也不知道详细,只是建仪那个孩子心高,大概寻常人家的女孩儿是看不上眼的……左挑右挑,就直到今儿了。”

    老太君仰头笑了两声,道:“他原本生得比别人好,官儿又做的极好,尽力挑拣挑拣也不妨事,若换了别的孩子,或许我们能替他定一定,然而建仪那孩子是个有主见的,倒不如就由着他的意思去罢。”

    应夫人也笑吟吟地答了一声“是”。老太君忽地又看郭白露:“白露今年多大了?”

    郭白露低头道:“过了年就十七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