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2h1小说网 > 玄幻小说 > 与花共眠(重生) > 第156节
    郭建仪将怀真送到路边的马车中,怀真摘了斗笠,扑到车窗边上,探头往外看,却见送亲的队伍迤逦远去,因为人众太多,小唐的身影已经模糊不清了。

    马车缓缓地往回而行,却并不回城,岔路口拐弯,走不多时,便到了一座寺庙前。

    原来,怀真早前天就跟应老太君和李贤淑说了,今儿要出城到卧佛寺,给应玉祈福请愿,两人也都答应了,然而她却趁机叫应玉扮作自己的模样,又叫秀儿陪着,竟偷梁换柱地瞒过众人。

    不料因小唐窥破端倪,便派亲随立刻去找郭建仪,小唐自知道郭建仪是个最停当妥帖的人,只要对他一说,他自然明白如何做。

    果然郭建仪立刻知道,打马出来,即刻便到了玉佛寺,彼时应玉虽逃出生天,可因担心和亲之事,正在跟秀儿说起,却不知怀真竟用了什么法子瞒过那许多人。

    正好郭建仪来到,匆匆一说,应玉魂飞魄散,才知道怀真是以自己替了她,当下大哭,郭建仪便送了两人上车,一径赶上和亲车驾。

    如今总算是换回了正主儿,郭建仪便仍把车送到卧佛寺应个卯,以免再生枝节之意。

    怀真在车内,本有些浑浑噩噩,忽地听见一声钟响,悠然轰动,余音绵绵,顿时便醒了过来,慢慢地撩起帘子往外看,却见古刹寂静,就在眼前。

    正好郭建仪下马,一抬头,见怀真已经出了车厢,郭建仪忙过来扶住她,将她抱下车辕。

    郭建仪从小唐那里知道实情,本满心焦灼微恼,还想着要说她两句,然而见怀真双眼红红地,满腹的话,居然也不肯出口了。

    两个人便进了寺内,到了大殿,怀真看着那神佛寂然,无悲无喜的模样,忽然对郭建仪道:“小表舅,你先前曾说过……我跟凌绝大概是前世的冤孽的话……”

    郭建仪见她主动开口,便一点头。

    怀真道:“倘若,真的是如你所说一般……我跟他,真的是前世冤孽呢?我且记得……他曾伤我害我,甚至祸及家人,种种件件,难以忘怀,小表舅,你说我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郭建仪皱起双眉,此刻佛前,当然不会轻易觉着怀真只是说顽话而已,一时心中惊疑非常,半晌才道:“怎么……会有这些说法?”

    怀真对上那大佛似能洞悉一切的眉眼,道:“我也知道此事古怪荒唐,但却又千真万确。”

    郭建仪低头思忖:原来这世间之大,无奇不有,他近来掌管户部,也更知道不少离奇之事,譬如前些日子在某县某村,有个才五六岁的孩童死而复活,醒来之后,竟谁也不认得了,只说自己是个已经嫁过人生了儿女的妇人,且把那妇人的来历,姓名,居处等一五一十,说的十分真切,有那些好事的人按照她所说的地方细细一打听,果真是有这样一个妇人,只是在几天前失足跌死了,儿女正举哀呢。于是坊间颇有“借尸还魂”的说法。

    郭建仪细看怀真,心中滋味难明,乍然听了这话,却也不知从何劝谏才好。忽然想到小唐临去所说,便道:“怀真,暂且不必自苦,来日方长,慢慢地再想法子就是了。”

    怀真回头看他一眼,点了点头道:“多谢小表舅,今儿又替我担了这大干系。”

    郭建仪点了点头,才要劝她回府,怀真已经迈步进了大殿,便在那救苦救难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面前跪了,双手合什,垂首低眉地拜了起来。

    郭建仪在旁看了片刻,心中一动,便从怀中掏出那两封信来,走到香烛之侧,将信燃了,火焰舞动,顷刻间便吞了一切。

    半晌,怀真拜完了佛,郭建仪陪着她出来,见她神色平静,便道:“方才许了什么愿?”

    怀真闻言一笑,并不回答,于是回到车上,见应玉先前曾穿的自个儿的衣裳仍在,便脱下丫鬟服,仍换了,才整理妥当,忽然听见外头马蹄声响,直到车边。

    ☆、第 142 章

    怀真正上了车,自换好衣裳,整肃妆容。外头郭建仪翻身上马,准备送她回府。

    忽然骑马来了一人,竟是应公府的小厮,迎上郭建仪便下马行礼,道:“是府里头二爷叫小的来看看,问姑娘怎么还没回去?不想舅爷也在此。”

    郭建仪笑道:“我因有事出城,正好儿遇见,你自先回府报二爷,只说立刻就回。”那小厮起身,自先回府去了。

    当下便才回城而去,方进城门,忽见有一队人马遥遥而来,当前一人,骑着高头大马,一身亲卫武服,十足英武,只是容貌偏阴柔冷峻些,正是凌景深。

    两方遇见,凌景深向着郭建仪拱手作揖,道:“郭侍郎从哪里来?”

    郭建仪打马上前,道:“原来是凌大人,方才去城外有些小事。”

    凌景深便看那辆马车,问道:“里面是?”

    郭建仪一笑,道:“是怀真,今儿她去卧佛寺烧香,正好遇见。”

    凌景深闻言,便也才破冰似的微微一笑,声音略温和了几分,道:“原来如此,只是出城的话,很该多带几个人才是。”

    怀真在内听了景深的声音,不便做声,幸好郭建仪同他寒暄几句之后,景深便自去了。这才又回了府。

    是夜,凌景深自回了府中,见过了凌夫人跟林明慧,便去探望凌绝。

    自从那次琼林宴后,凌绝便仍是一如既往,不苟言笑,也绝口不提那日之事,凌景深知道他年纪虽小,自有主张,且此事又涉及男女之情,生怕惹他不喜,因此亦不敢贸然相问,也不肯提起那夜凌绝醉中呓语。

    不料前些日子,凌绝回府之后,不知何故,竟在书房内很发了一顿脾气,摔了个青瓷茶盅不说,又赶走了一个丫头。

    凌绝从小极少有大动肝火的时候,有时候纵然怒极,面上也并不十分显露,若有丫头不留神冒犯了他,最多只冷看一眼,或者吩咐底下,不许再叫她在跟前儿便是。

    这一次如此反常,凌景深本以为是那丫头粗手粗脚地惹怒了他,不料细细审问,却并不是,景深亲自问他,凌绝也不回答,再多问两句,凌绝只是冷笑道:“我的心,也是白使了。”

    景深一惊,窥他的神色,却并不像是怒极,反而略带一丝悲意似的,只仍是隐忍不说罢了。

    后来景深问起,才知道凌绝先前是从应公府回来的,跟随的小厮说应二爷十分殷勤,留茶留饭,又一块儿书房内说了许久的话,听来不似是个有什么坏处的,因此景深心中纳闷。

    如此又过几日,凌绝面上始终淡淡地,虽看来是如先前一个模样,但凌景深却知道,他心里只怕是存着事,且不是一件好事。

    谁知出了沙罗国这件事,成帝竟然赐婚了,景深因为知道凌绝心中的人是怀真,便很替他高兴,自觉这回怕是如愿以偿了,只不过看凌绝的时候,却见他并非满面喜色,反倒是一种更说不出的神情。

    至于家中,对于成帝赐婚,林明慧却是有些不太喜欢的,只因昔日因小唐的事,跟怀真很有些内情难说,待相见了,面上只怕过不去……然而又一想,倘若是做了妯娌,两个人自然便是一条心了,昔日的种种不过一笑了之罢了。

    而对于凌夫人而言,皇帝赐婚自然是大为体面光耀之事,只不过凌夫人心中也自听闻了琼林宴之事,那些跟她交好的诰命夫人们,闲话之时每每提及,都说当夜皇帝很想要为凌绝尚公主的,只是凌绝竟一口拒绝了,反才求了应家的女孩儿。

    凌夫人虽然认得怀真,知她品貌非俗,加上应兰风又且朝中当红……但到底是比不得公主体面,怎奈是凌绝自个儿看中的人物,她素来以凌绝为紧要,倒是也不好说什么了。

    且说凌景深进了书房,见凌绝正在伏案不知看着什么,他便在门扇上叩了一下,凌绝听了,便抬头看来,道:“哥哥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景深走到跟前儿,便笑道:“状元也得了,翰林院也进了,怎么还是这样勤勉?”

    凌绝道:“哥哥别只玩笑,读书进益,乃是一辈子的事儿,跟别的有何相干,何况学海无涯,多看些书,也多懂些不懂的道理,知些自己不知之事,不至于见识窄浅,言语无味。”

    凌景深笑了两声,道:“好好,可知我一天不听你训我,可浑身都不自在呢。是了,你既读了这许多书,那可懂得‘男大当婚,女大当嫁’的道理?”

    凌绝一怔,这才转头又看向凌景深,皱眉问道:“哥哥要说什么?”

    景深对上他清明若许的双眸,才问道:“前儿皇上赐婚,怎么我瞧你的神情,也不像是格外高兴似的,莫非那应家小姐不如你的意么?”

    凌绝闻言,便垂了双眸,半晌才道:“不,我很喜欢怀真妹妹。”

    景深挑眉,却是想不到凌绝竟如此直截了当便承认了,因问:“既然是这样,那为何反而见你近来只是郁郁寡欢,大有心事似的?”

    凌绝抬头看向凌景深,似乎没想到他竟看出来了,只是却并未出声,转开头去思忖片刻,方才又说道:“只是她并不喜欢我罢了。”

    凌景深闻言,先是一愣,然后哈哈笑了起来,道:“那个丫头不喜欢你?可是她没眼光,也或许是她年纪太小,尚不懂得你的好儿呢。”

    景深笑了一会儿,见凌绝神情越发有些沉郁似的,便咳嗽两声,敛了笑容,正色又道:“我先前见怀真那个丫头,性子本有些古怪,跟别的女孩子们不同,只不过,如今你们已经蒙了皇上赐婚,将来她少不得还是得嫁给你的,又何必想什么喜不喜欢,等她成了你的人,一生自也只有你,难道还会喜欢别人不成?何况女子水性,只要你尽心哄一哄,未必不会回心转意、再对你认真动心的。”

    凌绝听了这一番话,前半段还好,后面的……自觉有些闻所未闻,听景深说完,便道:“哄一哄?”

    凌景深点头道:“我瞧怀真的性子有些冷清,偏你也是个冷清的,两个人之间,冰山似的相处又如何得了?你很不必怕,如今你的年纪且也小,何况素来你又不沾染男女之事,竟是对这些情形一点儿也不懂,故而不知道该如何对待女孩儿,假以时日,你自然就懂了……也不愁她不深爱你。”

    凌绝不由微微心动,毫无表情的面上才流露一丝隐隐地喜色,便也不顾想别的,只问道:“哥哥你说的可是真的?那你教一教我,该怎么对她才好?”

    平日里,凌绝虽则年轻,但见识非常,自有主张,从不曾主动请教过凌景深什么,如今景深见他“不耻下问”,几乎要笑出来,怔了半晌,忍着笑道:“这哪里是只言片语能说明白的……以后大不了同你慢慢说罢了,只是我看你如今的情形,第一是不可操之过急,既然有了皇上赐婚,你又是应侍郎的得意弟子,近水楼台的,又有谁比得上你?”

    凌绝便又含笑着点了点头,双眸明亮,神情半羞半是认真,竟乖觉的如同学堂上听课一般。

    景深本正觉着好笑,忽地看到凌绝如此情形,那心蓦地跳了一下,知道凌绝是动了真心了。景深从来于男女之事间游刃有余,论起真心……却是一个“不可说”,偏偏亲弟弟是个十足的生手,又且动了真心,将来此事成便罢了,若是不成……那又该如何了局?

    这念想在景深心中一闪而过,却又慢慢压下,口中只又安抚了凌绝几句,叫他保重身子,早些安歇,这回凌绝却都答应了,比平日更显听话。

    景深这才离开凌绝书房,便慢慢地回了屋,丫鬟接了,伺候了洗漱,便退了。

    景深进了里屋,见林明慧正坐在床边,见他回来,便撅着嘴道:“怎么才回来?倒是有些什么呢,只说不完。”

    凌景深也不做声,只走到跟前儿,从怀中掏出一包东西,便放在林明慧手中。

    明慧打开一看,原来是新鲜的蜜渍酸梅,十分喜悦,便拈了一枚吃了,道:“你也不说,我还以为你忘了。”

    景深摸摸她的头,道:“怎会忘了呢?只是……酸儿辣女,这次怕是要生个小子的。”

    明慧吃了一颗酸梅,心中那股郁闷之意才压了几分,听了这话,便抿嘴笑起来,道:“爹也是这么说的,说要给他添个外孙呢!”

    景深见她嘴边还沾着些糖渍,便凑过去,一点一点吃了。

    明慧察觉他似有意,便将他推开,咳嗽道:“这时侯不成。”

    景深叹了口气,便将她环抱住,明慧低头看他,吃吃笑了几声,又拿了一枚酸梅,便送到景深嘴边。景深张口含了,顿觉那酸意自舌尖散开,满口满头的都是酸苦,他向来吃不了酸,顿时皱紧眉头,道:“好难吃。”

    明慧大笑起来,道:“快吃了,不许吐出来。”景深无奈,只得含了,果然便慢慢吃了。

    又过了数日,这一天,怀真自在屋内看书,忽然吉祥跑来,道:“姑娘,锦宁侯府的凌夫人来了,老太君请你过去说话呢。”

    怀真听说是凌夫人,有心不去,略想了会儿,这一次不见,下一次却也是免不了。

    于是稍微收拾,随着吉祥往老太君房中来,走到半路,忽然见应蕊匆匆地从前面路过,有些避着人似的,只斜入一条小径,往花园内去了。

    怀真看了一眼,不以为意,便到了老太君房中,跟凌夫人见过。

    凌夫人满面堆笑,忙叫起来,仔仔细细端详着,着实夸奖了一番。

    应老太君笑道:“不是我倚老卖老的自夸,我这曾孙女儿,打小便是可人疼的……人人见了都称赞她,本来我还发愁,这样的好孩子,可要找个什么样儿的出色人物才能配得上呢,到底是皇上明鉴千里,果然竟选中了你们家的,当初我做寿的时候,小凌那孩子我也见过,一看就爱上了,只想不到有朝一日会是我们家的姑爷。”说着,凌夫人跟在场众人也都笑了。

    凌夫人也笑着说道:“老太君说的很是,小绝跟怀真他们两个,站在一块儿比一比,可不正是菩萨跟前儿的金童玉女么?真真儿是再好不过的天作之合,多亏了皇上慧眼通透,点了这鸳鸯谱,竟不用我们再操一点儿心了。他们打小又是认得的,合该缘分。”

    怀真听着这些言语,只当自己是泥胎木塑,儿那些言语,则是风声过耳罢了。

    如此坐了半晌,忽然听应老太君问道:“是了,怎么也不见你家媳妇也过来转转呢?”

    凌夫人才眉开眼笑地又道:“她近来有了身孕,每每倦怠不爱动,因此没有叫她过来给老太君请安。”

    应老太君喜道:“大好事,倒是要先恭喜你了。”

    怀真听到这里,心里才起了一丝波澜,不由想入非非,心道:“倘若当初林姐姐嫁给了唐叔叔,这会子大概也该有个什么喜讯了罢?果然是造化弄人……如今林姐姐成了凌家的媳妇,唐叔叔却远赴异国他乡……”

    想到这里,怀真愣了愣,脑中一个闪念,蓦地记起来:在前世的此刻,小唐并没有出使沙罗。若是按照前世的时间,明年才是小唐跟林明慧成亲的时段,倘若他出使沙罗,又怎会成亲?

    怀真想到这里,不由有些迷迷瞪瞪,想不通为何这一世小唐竟然去了沙罗……忽然一念至此,竟有些心惊肉跳:既然此刻的事情跟前世又是不同,却不知小唐这一去,究竟如何?

    ……又想到那和亲的队伍中扬烈将军也在,只是并不曾细看是不是李霍也在。

    怎奈自从李霍从军之后,一年到头竟是极少回家,更是音信短缺,上回在洢水河边,还是因为军营在侧,才赶出半个时辰飞马来见……因此,此刻竟然不知他人在何处。

    怀真想到此节,便打定主意,回头要跟张珍应佩春晖等打听打听,也让他们留心,问问李霍如今何在。

    应老太君跟凌夫人说了半晌,因见怀真神情很不似从前,总像是精神恍惚一般,话也越发少了,便道:“怀真丫头,近来怎么总像是缺乏精神儿?可是身上不好?”

    怀真见问,忙才顺势说道:“并没有大碍,只昨儿略受了点风寒。老太君不必担心。”

    应老太君点头道:“我觉着脸色有些不对呢,既然这样,就回去歇息罢,不必在这里硬撑了。”

    应怀真便答应了,又向凌夫人行礼,才退了出来。

    临出门,又听应老太君对凌夫人赞道:“这个孩子便是如此,很不愿长辈操心,本来身上不好,也不吭声,只默不言说地出来陪了半天。”凌夫人也满口夸赞。

    怀真出了老太君房中,便往回走,因心中有事,便走的很慢,路过三房的时候,忽见李贤淑从里头出来,边走边是个低头拭泪的模样。